一直以来,都不曾学会如何对待时间。
小时候,家里有个代销点,经济条件也好些,但是记忆中,家里人从来没有闲暇的时候。
那个时候,人均是一亩半分地,有能力的家庭还会买一些地种,麦忙秋收这些日子不用说,大家都在忙。
农活基本都是靠人力完成,大片的麦子要一镰刀一镰刀的收割,大片的玉米要一穗一穗的掰……要趁着天气抢收,时时刻刻都崩着一根弦,好似一直在和时间赛跑,一点也不敢耽搁。
忙完麦收,很快就到了暑假。别人的暑假,都是悠哉的,而我家我们的暑假,依然在忙碌。因为代销点要永远占用一个人守着营业,还时不时需要一个人外出找货源,补充货物。
家里的大小活,就是母亲和我及一个姐姐的。
暑假的琐碎活特别多。一场雨下来,要及时给花生,红薯,玉米等地除草,要是十几天不下雨,又要忙着抗旱浇地。
刚忙完这些,又要开始采摘绿豆,豇豆等,又要给红薯翻秧,要给各种作物施肥……
一整个暑假,我们跟着母亲,要么是忙忙碌碌干活,要么是偷空赶暑假作业。一天一天的时间,不做点什么,仿佛都是在浪费。大好的日子,什么也不干,就心虚。
这种日子,持续到上高中,延续到大学毕业上班第一年的暑假。
那些日子,要么是为学业而忙,要么是为家里的活而忙,心理上没有真正放松过,白天也从不敢真正地坐下来,什么事也不做,肆意放松,总觉得有事再等着,需要去做。
读研是一个转折,终于学会了中午放心地午休。但还是没有学会,在平日里如何有效安放自己。
人过三十之后,通过自我的不断学习,调整,部分接纳了自己的不足,放下部分执念,一点一点学会了休闲。
但总还是有执念,想利用休息的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越想抓住这时间,越找不到到底什么才是最有意义。
四十多岁,一场大病,被迫一下子放下手头的事情。一天天躺在床上,一次次自我审视,白天又黑夜,时间也就在无事中过去。
心态慢慢调整,不是所有时间必须有事做才不叫浪费。
有时去菜市场慢慢挑选些菜,回来坐在厨房,一边听着音乐或其他,一边慢慢收拾菜,专注眼前,也会收获一个不错的心情。
有时去公园,一个人走走逛逛,看看花开,听听鸟叫,那一刻,外界的纷扰远离,我只是我自己。
终于学会了心安理得地“浪费”时间。
大概是终于完全接受了现状,左右不过如此了。渺小的普通人,哪有那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做,在无尽的时间中,安顿好短暂的肉身,就算是自我的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