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意味着只要存在过的语言,行为,情感,故事或者事故,都会成为宇宙中的一段不会泯灭的信息,照进未来,在某个时刻正中眉心,成就你或者压垮你。
在这个意义上,有些类似“人在做,天在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北大副校长说,“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这段话2011年9月21日出现在微博,时隔一个月后这则网帖突然火爆网络,并衍生出了多个高校的版本,被网友称为“校长撑腰体”。
13年前,时隔13年,校长拥有的智慧和对普通人的理解,怜悯,无奈,和尽己所能的爱护,穿越时间的长河始终熠熠生辉。
读来依然热泪盈眶,不知道校长现在好不好。
遗憾的是,现实中没有那么多可以撑腰,幸运的是,我们曾经有过北大撑腰体。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你只管善良就好,有北大为你撑腰,没有北大,有道为你撑腰。区别只在于一个是即时性,一个可能会经历漫长的时间。
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注解】
道,是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它是遵循道的规律的人应对世界的法宝,也是不遵循道的人最后的依靠。
动听的语言能够换来别人的尊重,高尚的行为可以得到他人的重视和亲近。即使有不善良的人,大道又怎么会随意抛弃他们呢?
因此,即使设立天子之尊、设置三公之位,哪怕这些人坐在排场惊人如四匹骏马拉的马车上,并双手奉上珍稀的玉璧朝拜,还不如深入了解“道”的奥义并去遵循它。
古人如此把“道”看得无比尊贵,怎么可能不长期求索修炼以悟道?领悟到了道,就能够以此免除罪责,所以天下之人才会如此重视“道”。
“道”的美好以及作用,就在于无论是好人还是坏人,君主还是百姓都可以借助于它得到安宁。“道”对世间万物皆是平等的,这也正是它的博大之处。
奥,藏也。道为万物之藏,无所不容也。善人以道为护身之法宝,当然不敢违也。道者,不善人也可以以之为最后的倚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