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心理问题即头脑问题,心理问题即头脑试图解决头脑制造的问题失败后的产物。而头脑是一个墨守成规的家伙,总是以过去的经验来解决当下的问题,但是当下却是无常,我们很难知道意外跟明天哪个先来。刻板的头脑应对无常的当下,这就好比是一个喝醉酒的裁缝,拿着一把坏掉的尺子,试图修改衣服一样,结果总是错误百出顾此失彼,所以塑造头脑的灵活性也是自我疗愈的核心之一,这会帮助我们接纳不同思维模式,提升心理维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提升心理维度才能对当下问题降维打击!
如果我们总是处在同一维度去解决同一个问题,我们就会如同身陷迷宫一般兜兜转转,抑郁症或者焦虑症患者总是在头脑里面去制造那些在旁人看得非常荒诞不经的问题,在这种心理维度下,特别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主宰,变得没有专注力,变得没有自己的主见,这并不是头脑灵活性的表现,这恰恰是心理固化跟障碍的形成过程,《菜根谭》说:以我转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毫便生缠缚!
刻板的头脑反而更容易受到外物牵制跟影响,在社交恐惧症状态下,我们特别关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因此被别人牵制,在抑郁症状态下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感觉悲悲切切,如同黛玉葬花般感怀不已,而在安全感缺失的神经症状态下我们总是会心随念动,很难做到心止于一处。这就会导致以外物为中心来支配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就会心生憎恨情绪激惹,顺风顺水的时候就会心生眷恋得意忘形,一点小事就有活不下去的冲动,将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不断的加以比较,由此放大自卑的心理。
塑造头脑的灵活性来提升心理维度是很有必要的心理技能,我的一个案主正经历着离婚的困扰,情感的挫折带给他不仅是愤怒,悲伤等负向情绪,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的信心,对未来的期盼也慢慢逐步转化为当下焦虑的源头,尽管他在过去一年里读了很多励志的书籍,并按照书上的建议去回忆高兴的事情遏制焦虑,但他尝试这样去做的时候,紧张感却在那一霎那不断的增强心率也随之升高,一连串消极的思维跟灾难性感受就出现了,在这种低维度心理状态下对任何的鸡汤都是免疫的!
我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都受制于我们大脑的状态,大脑神经元发出的电流信号,身体通过神经递质接受信号完成这一系列指令,我们心理就会体验到成就感,这种成就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已经不再适应当下的情况,拥有平衡型柔软可塑的大脑,意味着你可以在不同的状态下来回熟练的切换。随时都要去完成大脑的指令,应对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跟风险。有意识的去驯化自己的大脑,不再受过去的经验束缚,不仅能够走出婚姻失败导致的心理泥沼,还可以走向心理持续成长的道路,从而提升心理纬度!
通过静坐的方法来重塑头脑,当你开始静坐的时候首先学会入定,因为你的头脑无时无刻不在制造问题,同时无时无刻不在试图解决问题,那就好像是一个浑浊的水,随着思维的介入变得越来越浑浊不堪,所以你需要通过守住你呼吸的节奏,让自己的头脑像那缸浑浊的水慢慢澄清下来,过程每次只要持续5分钟,在这5分钟你可以分为阶段性的从1~5数着你的呼吸,并让呼吸保持在一定的节奏,在禅修里面就称之为“安那般那”!
这个在王阳明40年如一日进行的静坐当中,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去让自己的头脑沉淀下来,那么你就没办法营造驯化头脑的大环境,静坐状态下的时候促使大脑皮层处在放松的状态,在放松的状态下的时候人就更容易进入自己的潜意识层面,会让你的精神高度的集中同时产生更多的快乐的感觉以及创新性的想法,增强平和与自我重视的感觉,这需要花上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达到这种状态。
自我心理疗愈并不是灵光乍现的灵机一动,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那些僧侣长时间几十年如一日的冥想,试图帮自己更加的接近所谓三摩地(samadhi)状态,三摩地是恒定意识的状态,要知道我们整个人究其一生都是伴随着不安跟骚动。大部分人只有到死亡降临的时候才能够安息。三摩地意味着一个人已经进入了超越了身体和头脑限制的状态,而这必须在活着的时候达成,不是在死亡中达成。那么仅仅这样就可以了吗?
在这种状态下的时候自我感(sense of self)是非常稳定,这也是禅宗说的本来面目,当痛苦来临的时候,你并不认同你本身就是痛苦的,你的意识可以超脱于你的身体存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践行,你就不会认同你所遭受的这些痛苦。那么不管外界的压力如何,这种自我感就能帮助我们内心保持安定,解除各种各样的限制,才能做到真正的以我转物,那么得到不会感到得意忘形,即便失去了也不会哀怨惆怅,心身获得真正的逍遥,这是更高层次的精神状态也是更高的心理维度。
自我心理疗愈只是指出了一个方向,很多人在自我疗愈过程当中只是追求形而上学的方法跟体验,那无疑只是加深头脑过往的认知跟过往的思维模式。静坐只是疗愈的中转站,会帮助我深入心灵的源头,所以接下来你需要去观想,看着你的那些念头如何起起落落,来来往往,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专栏:
观想的目的是起到净化意识的效果,如果说静坐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自我,那么观想的目的就是为了忘掉自我。道家提倡的明心见性,物我两忘,当我被忘掉的时候痛苦就没有落脚的地方。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庄子在做漆园吏的时候,他曾经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然后他畅游在花丛之间,当肉体的自我被忘掉,精神的自我就被强化,从物质的存在转变为精神的存在。
当你们把自己清理干净,当你们完成灵魂碎片的整合,你们就能轻易地与源头的精神能量联结,并且像河流一样从心中流淌出来,新世界的法则是宇宙合一的法则,当我们开始与精神源头合一的时候,我们就不需要通过头脑来做垂死挣扎,继续你们的清理,疗愈和整合。我们将一切都放开来,将一切交给宇宙交给源头,我们已经上升到更高的精神维度,那些低层次的烦恼再也难以束缚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