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封控在家,看书、思考、写作时间多了起来,很享受这种感觉,时间被自己支配的感觉。
什么是真正的自律呢?叶老师说,自律的前提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真正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追求。
是的,有了目标,就不怕路途遥远,就像我们知道目的地在哪里,中途可能会休息,可能会倦怠,可能被沿途的其他风景所诱惑。
但是休息片刻,便会重新启程,直到到达想要的远方。这个过程中,是对目的地的渴望到达,是对自己的期待。
所以可能会舍弃一些不必要的包袱,那没有关系,只要方向正确,路途再曲折又何妨。
如何让自己自律呢?自律第一步就是找到清晰、明确的目标,就像我们去旅游,我们首先要确定去哪里,这样才有了后面的选择交通工具、制定旅游攻略。
所以多花些时间去明确要去的地方,后面再去做下一步的规划。
怎样找清晰、明确的目标,书中说的第一种方法是梦想清单法,前几天我整理了自己的100条梦想清单,有些是自己特别想去达成的,有些是觉得飞起来也难以到达的,就是天马行空的写。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嘛,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所以写下来,我就离它更近了一步。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7个人物法”。已经在很多人口中、很多书中听到、看到这个“7个人物法”。看来真的很神奇,我还没拿来用,这两天我要去看张萌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好好运用“七个人物法”。
自律第二步便是实行阶段,先建立微习惯(简单到不可失败)——挖掘内在价值(即赋予意义)——纳入日程(根据时间/行为方式培养习惯)——建立回馈机制(打卡21天后给自己奖励)——记录与追踪完成情况(做到数字化追踪)——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是的,当找不到努力背后的意义时,就很容易放弃,所以任何事,只靠意志力是很难长期坚持的。
为什么我会坚持运动?医生对我说,三十来岁的年龄,40来岁的身体。这几年的熬夜、刷手机、能坐坚决不站、能躺解决不坐的生活方式,让我明白我必须改变了。所以再稍微受点刺激,比如看到叶老师坚持跑步10年,就立马激发了心里的那把小火苗。运动让我接触大自然,让我精神状态变好,让我更好的运用时间,所以我愿意持续下去。
为什么我每天坚持冥想,因为以前失眠,难以活在当下,而我睡前躺床上冥想时,没有胡思乱想的念头,十分钟内熟睡,正是这些成就感,让我把刚开始的坚持变成如今的喜欢。
为什么我喜欢写作?写日记20年,从手写到扣扣空间写,到朋友圈写。如今,孩子7岁多,她问我她小时候的事情时,我翻开朋友圈给她看给她讲,她无比的喜悦。不发声=不发生,我很庆幸过去的那么多年,都有文字记录的习惯,以至于过去很多年,翻看以往的文字时,还会有些许的回忆,我想这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自律第三步:找到正向反馈,真正自律的人是因为某件事的成就感而变得自律。
我很感谢在我每天的打卡过程中,给我正向反馈的朋友。觉醒以后,虽说不单单靠着那些赞扬而活,但是我从每一个点赞、每一条评论、每一次聊天,都汲取了无尽的力量。有自我改变的反馈,有你们言语的反馈,有生命带动生命、生命影响生命的反馈,与我而言,已经足矣。
自律第四步:提升原动力,原动力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认知与期望,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竞争力,它很强大,不是想赢,而是一定要赢。
以前做一件事,是冲动,不考虑过程,不考虑结果,只关注心情。如今做一件事,先问自己想要获得什么,毕竟什么很宝贵,不能什么都想要。
参加21天讲师训,我认真对待每一天,早起认真读《羊皮卷》,中午认真写家书,认真准备每一次的演讲稿,认真发每一条朋友圈,对我来说,已经足够。至少给自己证明了,我没有得过且过的对待每一天,对于生活,我始终是热爱的态度,原来我不是三分钟热度,原来只要我努力,我可以做好每一件事。
加入逆熵社群,也一样,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或者作业打卡,都是做给自己的,认真对待每一刻,拿出最大的热情对待所做的每一项事情,结果,便是自然而然的。
当你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当你把所做的每一件事赋予重大的意义,从那刻起,你就好像换了个人一样,生活的一切选择,都源于自己。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2241/4975b2a81755d826.png)
自律第五步,也就是如何保持持续自律。书中提到了9条,对我而言,最重要的几条便是:立马行动、加入积极的圈子、把学习当成有趣的事。
没有行动,所有的想法只是徒增烦恼;人是环境的产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妄想在污秽的环境中可以保持洁身自好;学习是有趣的事,是比刷短视频有趣的多的事。不信你看,看书两个小时,你身心愉悦;刷短视频两个小时,你身心俱疲。
自律,从从未想过“自律”开始!你本是你,做热爱的事情的你,做擅长的事情的你,做愉悦的事情的你。
你不必时时要求自己自律,因为有了热爱,自律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