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简友广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作者: 一叶飘萍 | 来源:发表于2021-04-03 08:46 被阅读0次

    文/一叶飘萍

    写于2021年4月2日

    冬去春来,不经意间就又到了最美人间四月天!刚经历了春分过后一周左右的小阳春,误以为牛年会是个暖春。可没想到四月的第一天,着实被老天愚弄了一些,透过窗户看过去,蓝天白云春光明媚,千万别被这假象迷惑,外面的气温在零度左右。当然比天气还冷的还有这反反复复的疫情,安省的第三次疫情封锁将在4月3号开始,春天刚来就遇上了倒春寒。

    4月1日愚人节又爆火了一个梗,“成年人的世界没有愚人节只有Q2”,啥意思呀,没反应过来,找度娘问了一下。原来Q2来源于英语Quarter 2的缩写,通常指一年的第二个季度。这个梗的意思是成年人的世界太忙,没人来骗自己,青春已过,日后只有Q2没有愚人节。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千禧一代已长大成人,如果给他们讲,留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那个愚人节玩笑是关于水的,那个成功地骗了全校人的玩笑,是愚人节那天在水房门上贴的一则停水告示,人们奔走相告说,今天要停水,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把能用的容器都存上水。他们肯定不会也不愿意相信,缺水存水不在他们的记忆中。拧开水龙头就有水流出,打开水瓶盖就有水喝,按下冲水马桶,一切污浊随水流而下。水的方便易得,正如它的名字“自来水”一样,自然而来。

    水是那样普通,普通到让人须臾不可离开,而又随时可以忘却。人只是在饿的时候想到吃饭,渴的时候想到喝水,而对于粮食和水本身,可以说从未关心过。至今在绝大多数地球人的心目中,水仍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看到地球上海洋的幅员如此广阔,其总量的浩瀚与丰富让人们不相信自己会步入缺水的危机。到处都是对水资源的过量盲目开采、肆意挥霍浪费以及粗暴的践踏与污染。然而,实际情况是,人类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是少之又少。

    而水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却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小时候生活过的晋南和豫北,虽然不是太缺水的地方,但不像江南水乡,有纵横交错的河流,流水潺潺的小溪。晋南有个大湖是盐湖,水是苦涩的不能喝,人躺在湖里能漂起来。豫北老家离黄河不远,大约几十公里,但那时交通不便,没事也没人去黄河边瞎溜达。

    晋南和豫北都是小麦产区,浇地的水都来自在麦地里打的机井。和水最亲近的时候,是跟着奶奶在渠边洗衣服,水泥和砖砌成的水渠,从旁边的机井里抽出的水,从粗大的水管子里喷出,水花飞溅。一群妇女围在水渠的边上,或用搓板揉搓着衣服,或用棒槌有节奏地敲打着衣服,洗好的衣服就凉在旁边的小灌木上,那样的场景常常会在脑海中浮现,却不会在现实中重现。

    豫北老家的水渠比较简陋,直接在地上挖条沟,洗衣什么的不太方便,都是在院里放个大铁盆,从井里担回来水,倒入大铁盆里,或搓或洗,洗完后把大盆一倾斜,水漫满院,黄土一会就吸干了水分。

    原来爷爷家的门口有个水井,井边还有个老柳树,等我们回到老家时,井已填掉,只剩老柳树。打水就要去别人家的井里,离家有50米左右。人常说,男儿不白吃十年干饭,家里没男儿的女子同样也不白吃十年干饭。慢慢地,家里挑水的活就落在了我身上。

    豫北老家可能是离黄河不远的缘故,地下水不是太深,所以井边也没有晋南绞水的辘轳,但是打水的技术难度更高一些。人站在井边,扁担的一头钩着水桶,把扁担竖着放到水井里,手在上边一抖一晃,桶就进了水里,然后一提一拉,把水提到井边,人再俯下身子,把桶提上来。打水的技术活,没有几年的功夫和一身的力气是干不好的,经常有人打水时,把水桶掉到井里的,还得想办法去捞水桶。相对来说,绞水的辘轳还是省劲的多。这时候就看出来了,男孩比女孩优越的地方了,不是说农村人重男轻女,农耕社会,时代选择,不服不行。

    刚开始挑水时,扁担长水桶高,开始只是打多半桶水,要把扁担上的钩子绕一圈,钩住水桶后,弯腰站到扁担中间,站直后扁担落在右肩上,晃晃悠悠地起步,走几步换一下肩,终于把两半桶水担到屋里的水缸边,再吃力地把水桶抬高,蹭到水缸边沿上,哗地把水倒进缸里,再担上空桶重复下一个动作。担水不是什么技术活,掌握平衡有力气就好。据说当年延安的插队知青,也曾担着上百斤的担子,几十里路不换肩。大寨的铁姑娘,也是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看来不要怕肩膀稚嫩,只要敢压上担子,没有挑不起的重担。只是挑过重担的女汉子,还会不会再柔情似水,不好说。

    再后来,邻居家找人打了个压水井,打水就方便多了。虽然和邻居是两个院子,两家边界的房子都是空着的,和一个院一样。用水时,直接去压水,压水前先要把压水管里倒进去一些水,才能把水引出来,刚出的水有些浑浊,常常是第一桶水都不能用,要倒掉,正好泼到地上,起到了清洁地面的作用,也不算浪费。

    等到上高中回到城里后,住的家属院,只是在每一排房子的中间有一个水龙头,平常大家在水龙头边洗洗涮涮,经常也会停水,家里也要备着水缸,不再用扁担挑水,单手提水。冬天时,水龙头常常会冻住,需要先烧一壶开水,浇到水龙头上,化冻后才能用。冬天水管里出来的水冰冷刺骨,那时手上生冻疮的人很多,手指头冻得像小红萝卜,又痒又痛很难受。我的手没有那么多的肉,没生过冻疮,但是手背上会有一条条的裂口,有时还渗出血,抹些蛤蜊油,在火上烤一烤,能缓解一下。那时怎么会能想到几十年后科技带来的方便,洗衣机的问世,把妇女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当今社会,不再男尊女卑,生男生女都一样。社会的变迁,时代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会不断改变,也许现在许多老人更愿和女儿生活在一起。

    在我国古代,中国人就深信:水对人体十分重要,而水的好坏对人体更为重要。什么样的水养成什么样的人,水好的地方也容易出美女。这也就是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水质都不是太好,含碱量比较高,烧开水的壶里经常会出现厚厚的水垢,黄牙的人也比较多,当然美女就更少了。

    豫北老家的村边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平常也没有多少水,雨季时会有洪水下来,黄色浑浊的水偶尔会漫过桥面。上游有家造纸厂,就地取材用麦秆造纸,污染很大,河里几乎没有生物,所以童年没有嬉水之乐,更多的是河流造成的不方便。为了去河对岸,不绕一大圈过桥,就得蹚水过河。尤其是下雨后桥面泥泞不堪,走在窄窄的水泥桥栏杆上胆战心惊的,只怕掉下河里去。只有在春天,在河岸上剥开青草,寻找毛毛芽,折两根柳条,拧出个柳哨吹一下,才感到有条河多好!我想如果家乡的河没有被污染,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小鱼小虾在水中游来游去,那该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

    在郑州上学时,宿舍就在金水河边,那时的金水河和一条臭水沟也差不了多少,这些年经过改造治理后,金水河也变成了景观河,临水而居,河水清清,杨柳依依,好不惬意,美好的生活从改造治理河水开始。

    长期工作生活过的龙城太原,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汾河绕城而过,关于汾河的美丽传说,读过金末元初著名诗人元好问的《摸鱼儿 雁丘词》,都会留下美好的印象吧。可是有一段时间,由于污染,汾河成了酚河。汾河滩荒草凄凄,汾河水散发出一股独特的臭味,每到春天刮起一阵一阵狂风,卷起地上的浮土,走过路过满身是土。经过多年的治理,如今的汾河两岸变成了绿色生态公园,流水潺潺,碧波盈盈,如诗如画,宛如一条玉带,成了人们散步休憩的好去处。一条河使城市灵动起来,正如塞纳河与巴黎,多瑙河与周边的城市,城市与河相映生辉,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那首歌,“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

    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如果没有水,一切生命都将消失殆尽,人类无法生存;没有水, 就不会有秀美的湖光山色……我忽然感悟到有位哲人说过的话:如果我们现在再不节约用水,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我们人类的眼泪!

    由于从小就知道取水的不易,见不得浪费水,看着白哗哗流掉的水就很心疼,节水惜水已经刻在我的骨子里了。虽然有时节水也会被人诟病,说你不就是想省那两个水费吗?常常噎得我无言以对,只能说钱是你的,水资源是大家的,浪费你的钱没人管,但你不能浪费大家的水资源。

    节水不只是在3月22日世界节水日这天说说而已,虽然不能为节约用水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爱惜水资源, 保护生命之水。不光在这一天, 在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 都应该珍惜每一滴水, 用实际行动珍爱生命之水。节约点滴水,体现微公益,成就大奉献。幸福生活始于心,节水惜水贵于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mc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