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药 牵牛子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肺肾大肠
功效: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主治:
1、用于水肿,臌胀
2、用于痰壅喘咳
3、用于热结便秘,食滞等
4、用于虫积腹痛
牵牛子:呈三棱形,形似橘瓣状。表面灰黑色(黑牵牛子)或淡黄白色(白牵牛子)。种皮坚韧,背面有一纵沟。味辛苦,有麻舌感。
炒牵牛子:色泽加深,稍鼓起或有裂隙,微具香气,质脆。
——炒制后可缓和其泻下作用
大家都知道喇叭花吧,在早上喇叭花便会绽放,来到夜里喇叭花全自动合闭,当喇叭花掉下来的时候,就可以看到的喇叭花籽了,这就是牵牛子
传说:一农夫孩子得大腹病,村中大夫给一散剂服之痊愈。家人便让孩子牵头小牛相送以表谢意。大夫坚持不要,说:“这药是从田边采的,还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既然孩子牵着牛来的,这药就叫牵牛子吧。”
陶弘景说:“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
牵牛子分黑牵牛子、白牵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以丑属牛而隐其名。
孕妇禁用。
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小时候经常把喇叭花摘下来吸里面的蜜嚼着玩,喇叭花有好多颜色长的美美哒,长大了才知道原来中医药就在我们生活中 。
牵牛子属峻下逐水药,有小毒,而我们的古人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那就是同米煮为粥食,这样既可缓和牵牛子峻烈之性,又可借米的补益作用来保护脾胃,扶正祛邪。
类似这种以攻伐之剂佐以米粥,来缓峻猛之性,固护脾胃,鼓邪外达的例子太蛮多的,大家可以借鉴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