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6号挑战第13天】走进新课标—文化自信

【6号挑战第13天】走进新课标—文化自信

作者: 一念随风 | 来源:发表于2022-09-13 22:28 被阅读0次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真实的情境中,表现出来,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落实文化自信?我们听听王崧舟老师的解读。

      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看似并列但是又有一定的逻辑顺序。把文化自信排在第一位,说明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文化自信包含四个要素:文化认同、文化积淀、文化理解、文化参与。

    文化认同是自信的基础,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有坚定的信心。文化积淀,中华文化—承载中以中华文化的正确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比如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这些需要去积累积淀。文化理解是最重要的,理解认识是文化自信最的灵魂,通过学生主体建构沉淀为自己的文化认识、文化观念,但是不能文化自负。文化参与,强调知行合一,创造性发展。以文化人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华文化的类型有中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如何落实文化自信?

一、牢记宗旨:增强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自我反省、自我创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语文教育的宗旨,在语文教育实践中,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是教师的重要使命与责任。以统编教材三年级文言文《司马光》为例,在文本里司马光机智聪明,他具有逆向思维,让水离开人,然而在教学中不仅只停留在他机智聪明,此时众人离开,反衬他的价值观,没有回避,而是“仁义”,聪明机智要有德,才能走得更远。这让我想到今年网上有一段视频,一群孩子们去河游泳,其中一个孩子掉下去了,其他几个孩子都吓跑了,回家也没告诉大人,后来才被发现。如果当时那群孩子能够及时求助,或许那个孩子还有救。舍生取义、责任担当,“仁、义、礼智、信”等正确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多么重要啊。

    比如革命文化中《刘胡兰》,在一般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面对敌人不怕死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不怕死,坏人也不怕死,那我们能学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种精神,感受革命文化自觉,就要联系人物的身份,刘胡兰15岁时就是共产党员,她有革命信仰,忠于革命,忠于党,毛泽东为其题词“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二、概念统整、整合资源

    文化是一种精神性、普通型、综合性体现的存在,各种文化要素之间貌似独立、实则存在逻辑。通过意象、母题、文脉等大概念有助于全面深入理解。 以六上第七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有人文主题感受艺术之美,语文要素是阅读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写作要素是我的拿手好戏。通过知音这个母题,来丰厚知音文化,拓展知音文化。《伯牙鼓琴》—《文心雕龙—知音》《月光曲》—《贝多芬只有一个》《季扎观乐》、《京剧趣谈》—《梅兰芳的知音刘天华》《口语交际》—《做书法的知音》《我的拿手好戏》—《做(……)的知音》。这个单元每一篇文章都文质兼美,我很喜欢,现在都仿佛沉浸美妙的课堂中,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原来就在此,缺少统整意识,大概念教学素养下的单元整体设计这是我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三、以史为经、拓展文化意蕴

    文史不分家,语文老师要有历史的眼光。中华文化的基调,对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拓展,是中华文化的演进轨迹,教师只有以历史的眼光才能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中华文化丰富而绵长的意蕴。

      以六下《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1.找一找李大钊被捕前有哪些反常的表现?2.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反常?3.写一写,从这些中可以看出李大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文中李大钊“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在教学中学生能够理解到李大钊忠于革命事业,革命信仰,但是如果拓展不够,且距离学生生活久远,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因此以李大钊为革命文化原点进行革命文化拓展:1935红四团飞夺泸定桥;1947刘胡兰英勇牺牲;1964邓稼先原子弹爆炸;1998抗洪救灾;2020钟南山院士奔赴在抗疫一线……这些都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召唤着!这样文化的传承,就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最后用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来总结,就更容易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感受人物形象。

      返躬内省,学无止境,今天对于新课标什么是文化自信,如何落实文化自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每天进步一点点,我学习,我快乐!

   

相关文章

  • 【6号挑战第13天】走进新课标—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课程培养的核...

  • 也谈建立文化自信

    近几天在读新课标,今天读到了要增强文化自信 习主席多次提出“文化自信”这个词,“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 魏智渊老师说文化自信

    转发魏老师的: 讨论新课标,有人问我:什么叫文化自信? 我说,当一种文化能够不断的吐故纳新,持久的滋养这个民族,促...

  • 电梯随感

    早晨,走进电梯,按下按钮,赫然看见有十六个大字贴在电梯门上。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或许...

  • 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落地为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核心素养内涵包含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辨能力和审美创造...

  • 破冰就是与自己链接

    ---《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学习心得 滺然 感谢代文慧老师的引领,让我有幸走进叶读群与大家一起共读《文化自信与民族...

  • 新课标出台我们家长需要做些什么?

    对今晚看的申怡老师的直播做一个记录 首先是新课标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有哪些? 1、文化自信:古诗词,经典古籍,是我们...

  • 第486天 文化自信

    昨天与小朋友聊起,爷爷挂念孙囡,在关心英国首相访问乌克兰的新闻,骂这个头发乱糟糟的金毛首相“要事情”。 然后就聊到...

  • 第一次

    我, 在这茫茫的世界里, 提着“自信”的灯, 行走在黑夜里。 啊!自信! 如果没有它, 又怎能去挑战呢? (人生第...

  • 【1号挑战第11天】新课标带给我的挑战

    【前言】 新网师第二次预习作业: 对比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与2022版,就教学内容,哪些方面做了调整?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号挑战第13天】走进新课标—文化自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tk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