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环游记”说,当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将你遗忘时,那你就真正的死去了。
某天和学弟讨论人生价值与自我定位时,学弟一直说,以前总认为要在有限的生命里留下点什么,去证明自己来过。后来觉得,其实做好自己就够了,其他的就交给命运吧!
也许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从“我是世界的中心”到“我原来只是一个凡人”的慨叹,然后莞尔一笑,害,做个垃圾也挺好的。
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思考生死,从“我与地铁”到史铁生的传记翻了又翻,到后来仍旧不求甚解。也在普陀山的寺佛钟声与檀香之间思索,如果众生皆苦,那谁最甜?前不久开始觉得要抄心经来净化心灵了,只是最近心态不那么端正还没开始。
最严重的时候,会在午夜梦回时捶胸顿足说,既然最后大家都殊途同归,那我奋斗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也在想,身体化为尘土之际,灵魂是否会进阶呢?高中时最喜欢我的女老师说,她始终相信灵魂是可以进入下一个空间的,不然这一切都解释不通。因为她一直把我的拙作当成范文复印给大家看,所以作为人民教师,有这种偏迷信的思想我也就不说她了。
现在大概随着年纪的不断增长,见过太多聚散别离,对生命的执念便也稀松平常了起来。不求最终能活多少岁,也不求能被多少人记住,只求多经历些,多看看这个世界的纷繁与落寞,多认识一些有趣的灵魂,听些故事,在不完美的日常里去寻求自我的情感诉求。
大概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个已经离世的人,但她肯定会永远活在你的心里,有幸的话你会把她的故事讲给你的孩子,但孩子肯定无法去真切地感知,直到最终她的一切都随你安然入土,了无痕迹。
奶奶离世多少年了?我不记得了。因为在我的心中,她一直和我同步活在这个世界里,只是我在异地忙碌,她守着一方故土。我们不常见面,我在地铁人流里迷失流离,她在日出日落里安享晚年。
她好像从来都没来过我的梦里,一次也没有。她大概怕我会想念她,她怎么那么小心眼,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为老不尊的。或者她压根就不想我,认为我过得还不错,没被冻着饿着,所以就不来打搅我了。又或者她帮我抵挡了我四周所有的小确丧,做好事不留名,让我依然无忧无虑的笑对人生。
可是她不知道,每次回老家,我最想见的人就是她。所谓近乡情怯,我又惧怕什么呢?可是任凭我怎么努力,都敲不开她的门。她真的走了,带着我的不甘不愿走了。
小的时候,她走到哪就把我带到哪,我最爱吃她做的饭。要知道她可是村里有名的厨娘,队里以前有人办酒席都是她来掌勺的。她煮的粥永远浓稠,不用任何小菜我都能喝上两大碗。只是后来我再也没有喝过那样的粥了。我问过母亲为什么奶奶的粥煮得那么好,母亲说加了碱还是什么的,所以特别的稠。只是后来我很少吃早饭了,更别说那一碗可能要怀念一辈子的粥了。
有一次奶奶做东,让我们堂兄弟四个人去她家做客,一早上她就开始忙活了起来,去集市捞了两块豆腐,就着院子里自己种的番茄等蔬菜,一通忙活,中午的时候,桌子上摆满了我们爱吃的菜。我们四个人围着桌子,一人一边,还挺像那么回事的。我也不记得那天是什么日子了,可能就是所有平淡日子中的某一天。不值得特别去记忆,但想起来总会特别的温暖。像人间四月天,不冷不热的。
高中时,因为是住校,有时候要两个礼拜才能回趟家。但我回家的路线总是会先绕道奶奶家,想看看她过得怎么样。反正每次都会被她留下来吃晚饭,她怕我饿着,会拿出零食让我先吃。然后就在厨房忙活开了,我坐在那听她说些最近村子里发生的故事。有些人她说名字我总也不知道,她就笑我读书读傻了,然后换个人,说是谁谁的亲戚,反正到最后我也不知道那个人究竟是谁,那就不重要了,她表达的诉求得到满足就好了。只是后来发现有的话她开始不止说一遍了,有时候会重复两三遍,但我依然像听第一遍时那么认真。我怕她知道自己老了,更害怕她老了。
吃完饭其实天也见黑了,她硬要送我回家。因为回去的路上有两个很大的河塘,她怕我碰着什么不好的东西。就拉着我的手,自己再拄着一根拐棍。旁人看见了都笑说她老人家真享福,还有个孙子牵着,她也笑。其实十分钟的路,和她一起大概像是走了一辈子那么长。她把我送过了河塘,她就不再走了,让我自己一个人回家。她就站在那里,手摆累了,估摸着我大概到家了,她才又转身回去。其实她不知道,每次我都会走几步就停下来,因为天太黑她已经看不见我了,我担心她走路会磕碰,我就站在那里,目送她的身影消失在黑夜的尽头才像她一样转身回家。
她总爱念叨着,我也不死,活这么大年纪,让大家花钱还操心。我就会立马嚷着说,你才多大啊!还要活上一百岁,一千岁呢!她就对着我笑,说,那还不成了老精怪咯。
再后来我越走越远,她依然还待在老家。过年回家时,她会拖着我早起,说待会中午去她家吃饭。母亲总会抱怨说不让去,奶奶哪里肯,说我要做给我孙子吃。有时候她会问我想不想她,见面还会亲我一口。真像个小孩似的。所以不得不依着她。
三十那天,她会挨家挨户地送红包,不多不少,一人几十块钱。小的时候我会抗拒,说她没多少钱。后来长大了,每次她给我哟就接着。然后放在口袋里,像护身符似的带在身上,从来也不花。已经有好些年没收到她给的红包了,但那些年的红包会一直带在身旁的。
现在的我,会很羡慕那些有奶奶陪伴的人。因为即便世界让你不再那么顺遂,但回到家,她会视你如全部,会问你在外面过得好不好,会洗手为你做羹汤,会把你的赃鞋刷了又刷。她不管你在外面赚多少钱,认识了多少人,晋升与否……她只认你是她的孙儿,她的全世界。
那个拿着签字本跟在奶奶身后,要记录下她随口而出的歇后语的顽童已经长大了。他始终记得奶奶说的,儿的生日,娘的忌日。所以每年生日最先感激的是母亲。他始终带着奶奶给的温柔与豁达,谨记着做一个温暖纯良的人。
奶奶不在了,但奶奶会活在他的心里。
他会把奶奶说的话,做的事讲给下一个人听。他也会把奶奶的故事带进他的人生结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