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别人只想让我们做听众,
我们却误以为她在寻找共鸣。
!.可能遇到的问题
我是个特别健谈的人,经历也比较丰富。别人说什么我都能接得上话,这不是挺好吗?可是经常有人说我喜欢抢话,我听到之后很委屈,我明明只是想参与分享,他们为什么会觉得我是在抢话呢?
常见的说法:“你推荐的这家餐厅我知道!味道确实很好,我吃过他们家的**菜······”
更好的说法:不作正面回答,而是倾听和询问。
?.为什么要这样说
上一篇讲到,我们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主动选择让对方有共鸣的话,是非常重要的。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对方跟我们聊到一个话题,目的并不是寻求共鸣,而是希望我们做他的听众。
这个时候,如果你本着“问一答十”或者“知无不言”的态度,积极地分享你的所见所闻,就是在不知不觉中窃取对方的话题,破坏对方当主角的意图,成为一个“话题小偷”,而这是聊天的大忌。
当有人说:“你知道公司附近最好吃的蛋糕店是哪一家吗?”这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他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是个问句,但他可能根本就没有询问的意思,而是一个想开启话题的信号弹。
要避免成为扫兴的“话题小偷”,你就得认真观察一下,对方是想询问还是想分享。如果对方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或是用请教的语气向你提问,那他多半是询问。所以,这个话题的主角可以是你。可是如果他眼里放光,兴奋地说:“你知道附近最好吃的甜品是哪一家吗?”那他这时候的期待,就不是由你来分享经验,而是听他来分享他的经验。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关于甜品的话题,你准备好做我的听众了吗?”
如果你正确的解读了他的信号,那恰当的回应方式不是正面回答问题,还是倾听和询问。比如,你可以说:“是哪一家呀?”或者说:“怎么你有什么特别推荐的吗?”其实,你提的这些问题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些话题来展示你的立场:你已经准备好做听众了。这样一来,对方就可以充分展开他的话题,聊起来自然就很尽兴了。
+.延伸思考
有些特别普遍的话题,比如“你喜欢吃什么?”“你业余时间喜欢做什么?”“你喜欢读什么小说”等,对方很可能是为了跟你多交流。所以,你不用担心变成“话题小偷”,可以放心分享你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比如,朋友问你:“有看过金庸的小说吗?写得好精彩!”分析一下他的心态就知道:金庸小说非常普及,有读过金庸,算不上什么独特的经历。除非对方从来不看小说,认为看小说是件奇闻,很值得大谈特谈。否则,他这样讲应该不是想当主角主导话题,而只是想跟其他读者交流一下而已。
*.随笔
想不到说话这么复杂,看来说话慢一点,真的很重要。说话慢一点,可以留一点点时间让大脑思考“对方的意图”。平时生活工作中,常常因为说话太快,以至于出现这样一种状况:话噼里啪啦说完了,大脑没有跟上,出现短暂的大脑空白,不知道说哪里了。这种说话太快的习惯,往往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未经过大脑,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甚至刚说完就后悔了。
所以,以后我要多刻意练习“说话慢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