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跃勤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书画家,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此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钟灵毓秀,人文荟萃,传统文化底蕴深厚,“鹅湖之会”更是影响深远。宋人辛弃疾,今人陈静吾皆终老于铅山。铅山自古就有重视书画诗词的传统之风,深深影响着陈跃勤。他少时拜入我国著名书画家、鉴赏家傅周海(1938.12—1998.10)门下,刻苦不辍。傅氏曾为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在国内独树一帜,傅氏的国画师从著名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并潜心研习传统笔墨,自有卓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陈老师的书画艺术已经得到国内同行的重视,多次获得全国性专业奖项。他因偶然机缘来到景德镇后,便投身到陶瓷书画艺术的创作中,自此一发不可收,迄今已有近三十年。从改革开放后景德镇艺术陶瓷变化进程看,陈老师属于最早的外来艺术家之一,以其陶瓷书法和陶瓷绘画的探索和实践,以浓郁的文人气质,受到诸多大家肯定、欣赏。景德镇艺术泰斗王锡良、周国桢、李贵镇等人都高度评价了陈老师的创作,还一起共同创作,比如大幅瓷板画《上善若水,大爱无疆》。多位前辈大师也都纷纷称赞陈先生的陶瓷书画。陈老师的不少陶瓷书法作品,还被推荐给年轻人作为学习样本。
从纸本上的成功到陶瓷上的成功并非易事。来景德镇后,陈老师放下已经成名的身架子,甘当小学生,得到王锡良、周国桢及其他前辈大师们的指点,他向同龄人请教,还向晚辈们学习技艺。艰苦、踏实的努力,让他克服了料性、材质、烧成工艺等难关,在瓷器上的书写得心应手,达到了水墨滋润、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这种效果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就是看到瓷质作品后,如同看到纸本作品。这种效果曾让不少艺术家梦寐以求而不可得,显得尤为珍贵。以瓷为载体,让传统文化长久保存流传而不湮灭,不正是陶瓷书画艺术努力的方向吗?
中国书画是一门综合艺术,讲究综合修为和文化底蕴。真正能以作品留名者,都是文化底蕴深厚之人。陈老师钟情传统文化,浸淫日久,修养很深。他的书体擅长行草,兼容帖学碑派,通晓诸体,善治印,以书入画,喜好音律、诗词散文,是典型的传统文人风范。他喜欢在陶瓷上运用自创诗词,讲求韵律、对仗、情趣,和画境融合无间,相得益彰。笔者曾读过陈老师所写诗歌散文,佩服莫名。如写于2000年的《神交故人——感悟陈静吾先生》,文字清雅、高逸,情感富有诗性,其中对《武夷樵客陈静吾诗词选》的品评介绍,切中肯綮,让人真切感受到陈静吾大师及诗词的神韵况味,这份修为即使和文学家相比也不遑多让。难怪有藏家说,看陈跃勤的作品,不仅画面意蕴悠长,词句内容也很有讲究很有味道,两相配合更能提升人的文化品位。
陈老师的陶瓷书画,文人气息浓郁,富有禅味。比如人们喜欢的瓷板画《菊酒延年》,画面简约而不简单:粗疏而率性的藩篱;几支菊花或淡黑或亮彩,显得生机盎然;一坛陈年老酒略微变形而夸张,沉稳中透着俏皮。从构图布局看,灵动的菊花正越过藩篱伸向酒坛,而酒坛的两只坛耳轻巧上扬,一幅开心敞怀的欢快模样。这正是:菊花与酒有人性,观之足可慰人生。
在民族文化传统中,菊花和酒都是文人雅士的最爱,用以寄寓人生情怀,如陶渊明就喜欢酒和菊花。陈老师的这副作品中,手法兼工带写,釉料发色沁润,墨色、彩色和谐雅致、秀美,印章位置讲究,题跋笔力遒劲而中和。整部作品充分体现了色彩美、材质美、意境美,而色彩的浓淡表现,物象线条和文字线条的力度感觉,以及空间大小位置和谐感的营造,既不过分张扬,也无缩手缩脚之相,表现为一种顺其自然状态下的有克制的自由。用一位书画行家评论的话来说,是“刚柔相济,阴阳冲和,在圆融通透中给人以超逸”。这种创作功力和状态,没有深厚的艺术人生修养和长期的实践积累,万难做到。
此外,这种人文意蕴强烈的表达,独特画风的表现,与作者个性、精神特质密切相关。我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作品本身所承载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就功力和境界来说,曾有艺术评论家专门撰文分析介绍陈老师的书法,称赞他的字“铁笔撼山岳,方寸容天地”。目前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陈老师的创作已经产生较大影响,不少人喜欢并收藏陈先生的作品,看重的也是文化和人文价值。这些年来,不少文化胜地都采用陈老师的作品,如福建一些著名道观、庙宇里的楹联、匾额,南宋四大名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的所有楹联也为其所作。
自古名士出深山。在“职称热”、“头衔热”兴起之时,陈先生却不愿意凑热闹,坚持埋头做自己。在坚持笔耕同时,四处游历,拜访高人隐士,不断从平静到喧嚣,再从喧嚣到平静。这种独特的精神旅程,让一个人不断体验、发现内心和自我,恰如古代方士、雅士。陈老师说:“真正的艺术是从心灵里迸发出来的,有灵性的东西。”从多年来的众多作品来看,内心和精神上的自我滋养与纯净,让陈老师的创作始终不媚世、不脱世。他坚持用作品说话,知音和粉丝也越来越多。近两年来,在市场整体遇冷的情况下,陈老师作品的势头却热潮正起。2014年10月,在由业内专业协会组织的权威公正评选中,陈老师高票评为首届“江西省陶瓷技能大师”。时间,真的证明了一切。
艺无止境,学无止境。陈老师对自己的艺术永不满意。他自己不想成为什么大师,只想默默耕耘、继续去做。同时,会继续培养学生,延续文脉,继续为贫困地区献爱心。“我是热爱生活的,而艺术是真善美的外化。”他对笔者说。
快哉斯言!文人书画,士之德操,由此可见一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