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预出书精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

作者: 大龙10 | 来源:发表于2020-08-21 08:38 被阅读0次

《李泽厚话语》读书笔记
作者: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试谈中国的智慧》,1985年)

  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后,中国传统意识形态产生了迅速的改变。但是,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会这样迅速地和忠挚地首先被中国知识分子而后为广大人民所接受信仰?这便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现代救亡图存即反帝反封建的紧急的时代任务,使进步的知识分子在经历了许多挫折和尝试错误之后,选择和接受了这种既有乐观的远大理想和具体的改造方案,又有踏实的战斗精神和严格的组织原则的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格非常符合中国人民救国救民的需要。

  但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性格、文化精神(亦即文化心理结构)和实用性是否也起了某种作用呢?重行动而富于历史意识,无宗教信仰却有治平理想,有清醒理智又充满人际热情……,这种传统精神和文化心理结构,是否在气质性格、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上,使中国人比较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呢?

相关文章

  • 2022-11-25

    两次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两个确立:确定核心地位和指导地位 政治保证,...

  • 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总结(六)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不能抽象地空洞地谈,必须坚持实践...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

    《李泽厚话语》读书笔记作者:李泽厚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试谈中国的智慧》,1985年)   马克思主义输入中国后...

  • 《文学评论》2021年第1期编后记

    编后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相结合,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

  • 中国式民主的特色

    中国式民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成分,注重借鉴...

  • 2020-04-15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新道路 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

  • 马克思主义正年轻

    马克思主义是明灯, 照亮了中国的航程, 会应用的毛泽东, 结合到中国实际中, 殖民封建全瓦解, 军阀混战净肃清。 ...

  • 高科技的背后

    哈哈,如今社会,得益于老插友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时代实际相结合,中华民族获得第三次飞跃,祖国强起来啦! ...

  • 读书笔记|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

    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必...

  • 24.简述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验总结。

    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我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坚持从实际出发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和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结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ar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