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通鉴笔记之百四十四 垓下悲歌

读通鉴笔记之百四十四 垓下悲歌

作者: 元亨疗马 | 来源:发表于2020-12-29 19:50 被阅读0次
u=947161077,677775432&fm=26&gp=0.jpg

前二〇二年,刘邦违鸿沟之约追击项羽至固陵,召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共击楚。信、越皆不至。项羽击汉军,大破之。刘邦遂坚壁自守。问张良计,良曰,信越未有分地,固不至。若能共天下,可立至。刘邦乃分地王信、越。韩信彭越果引兵来。

刘贾围寿春,使人说楚大司马周殷降。

项羽至垓下,食尽兵少,与汉军战而不胜,入壁。汉军围数重。项羽闻汉军中四面楚歌,知势已去,夜起,饮帐中,慷慨悲歌,泣数下。虞姬歌以和之,自刎死。项羽乘骓溃围出南走。平明,汉军觉之,令骑将灌婴追之。项羽陷泽中,汉军追及之。

项羽自以为其败乃天命,非人力所及,并力杀汉将数人,以证天亡楚与从者。

项羽至乌江,欲济江。乌江亭长助之,谓江东虽小,足王。项羽笑曰,天亡我,我何渡为?遂自刎死。

司马迁曰:羽起陇畮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天下而封诸侯,政由羽出;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乃曰天亡之,非用兵之罪,岂不谬哉?

青云曰:羽之败有三,其一,不听范增言而走刘邦,是不知人;其二既入关矣,分天下诸侯矣,而返彭城,是不知地;其三,与刘邦约分天下,以鸿沟为界,且郑重其事,是不知势。此三不知,则其败必矣。

羽虽败,然其勇,其真,则其死益悲壮而动人心。李清照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然哉!

北伐虽全赵

东归不亡秦

空歌拔山力

羞作渡江人[捂脸]

相关文章

  • 读通鉴笔记之百四十四 垓下悲歌

    前二〇二年,刘邦违鸿沟之约追击项羽至固陵,召齐王韩信、魏相彭越共击楚。信、越皆不至。项羽击汉军,大破之。刘邦遂坚壁...

  • 垓下悲歌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爱你那一...

  • 垓下悲歌

    垓下,王的帐内,红烛热烈,虞姬拔剑自刎。 虞姬选择自尽是痴情,是大义,是无奈,更是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个英雄情结,...

  • 何谓诗人

    不具才思不作文, 自古圣贤通经纶。 霸王不闻笔墨香, 垓下悲歌动世人。

  • 词牌鉴赏之《虞美人》

    虞美人,秦末人,即虞姬。项羽之姬妾,常随侍军中。汉兵围项羽于垓下,羽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虞姬以歌和之。项羽歌曰:...

  • 英雄悲音

    这几日教膝前小女读《大风歌》和《垓下歌》,越读越爱,这两首英雄悲歌,让我看到了人生的又一困境:无论获得了世俗意义上...

  • 尊严

    今天给学生讲项羽之死片段,首先被司马公的笔法深深折服,从四面楚歌,垓下之围慷慨悲歌,到东城突围,再到自刎乌江,...

  • 读通的价值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

    读通的价值 ——《资治通鉴》读书笔记1 《资治通鉴》从成书之日起,就被确定为“帝王教科书”,管理专业书。那么作为一...

  • 门如市,心如水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28

    门如市,心如水 ——再读《资治通鉴》读书笔记28 读《资治通鉴》,看到这句话就特别的喜欢,内心突然就被触动了。“门...

  •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一之回光返照

    读史读故事,尽在资质通鉴二十一之回光返照 老周家没了,周朝终于亡了。 司马光先生在《资治通鉴》中,喜欢借古喻今,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通鉴笔记之百四十四 垓下悲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hu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