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盖子
当我们理智的时候, 理智脑就像一个盖子, 紧紧地关住我们的动物本性, 一旦情绪爆发时, 大脑盖子就会“啪”的被打开, 中脑和脑干直接暴露出来,我们的行为就会以动物脑为主导,不理智,情绪化等。
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盖住我们的“大脑盖子”,这个时候会比较理智, 当我们的情绪平静时,理智脑会联合脑干和中脑一起运作才能解决问题。
从进化上来讲, 前额叶皮质是最晚发育成熟的, 有的人要到 25 岁左右才发育完全。
所以说青春期的孩子,看似已经长大,但是还是很容易冲动,情绪化的。
年龄越小的孩子, 前额叶皮质层越是打开的状态, 我们也就能明白小宝宝在逛超市的时候, 看到喜欢的玩具, 他不会想到“我家已经有了好多玩具, 我还是懂事一点,不要吧! ”
是的, 他不会这么想。
因为当孩子需要没有被满足时, 他的“大脑盖子”是打开的, 他就会马上哭闹, 发脾气。
当孩子长大以后, 他的“大脑盖子”就会逐步的完善, 所以我们要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童年受过创伤, 比如说从小习惯被打骂的孩子, 即便他在成人以后, 他的“大脑盖子”的状态是这样的, 半开的状态( 四个手指半开状态) 所以 他也会非常敏感, 很容易发脾气。
掌中大脑的秘密还告诉我们, 当我们的“大脑盖子”打开时, 我们没有能力去调控自己的情绪, 也没办法恰当地处理人际关系, 通常也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有什么不妥。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争吵时经常说出许多非常难听的、伤人的话, 事后自己也非常后悔。
── ⊹ ࣪ ˖˖ ࣪ ⊹ ── ⊹ ࣪ ˖˖ ࣪ ⊹ ── ⊹ ࣪ ˖˖ ࣪ ⊹ ──
镜像神经元
所以当自己完全不受理性控制的时候, 是“原始脑” 和 “动物脑” 在发挥作用,你猜一下谁最容易受到影响?
是的,是你对面的人,就像照镜子一样。
我们大脑的神经元的有镜像反映功能, 当看到我们的大脑盖子被打开时, 你对面的孩子因为镜像神经元的作用, 也打开了 “ 大脑盖子 ” ,孩子也失去了理智思考, 只是在动物脑的本能下进行反应, 有的孩子可能会顶嘴, 有的会摔门而去, 还有的孩子只是麻木的呆站在那里。 他们大脑基本一片空白, 根 本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只是迫于压力暂时屈服而已。
什么是镜向神经元?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如果我们 身边有一个人打哈欠, 会引起一连串的人跟着打哈欠, 大 家会互相开玩笑说, 我被你传染了。 这个理论是意大利帕马尔大学在猴子身上做实验的时候发现的。 当猴子看到人把花生放在嘴里吃, 就会去模仿, 在实验中发现, 猴子大脑中镜向神经元细胞会特别兴奋, 才会使猴子产生模仿的动作。
在生活中, 我们也会发现, 当大人对着婴儿吐舌头的时候, 他也会模仿大人去吐舌 头。 所以人也有镜像神经元, 孩子的镜向神经元会使他将 看到的动作模仿出来。
── ⊹ ࣪ ˖˖ ࣪ ⊹ ── ⊹ ࣪ ˖˖ ࣪ ⊹ ── ⊹ ࣪ ˖˖ ࣪ ⊹ ──
合上“大脑盖子”
简而言之, 家长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如果双方都处于“大脑盖子”被打开的状态,亲子战争就会爆发。这个时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时机, 我们要通过积极暂停让自己的大脑 盖子合上, 这会让孩子也慢慢合上“大脑盖子”, 这样两个人才可以有效地进行沟通, 解决问题。
怎样才能让大脑盖子合上呢?
孩子小的时候虽然表达能力差, 但对情绪和语气的敏感度比我们高很多。 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暗号, 每当孩子感受到我们情绪有波动时, 可以做出手掌大脑打开的手势来提醒, 说“爸爸妈妈的盖子打开了吗?”
反过来呢, 当你的孩子打开他的大脑盖子时, 我们也可以告诉他, “宝贝儿, 你的大脑盖子打开了, 你愿意深呼吸 一下, 从一数到十吗?”
我们可以给孩子作出示范, 事先约定, 在大脑盖子快要打开的时候, 及时的觉知, 失控的时候暂停, 或者是离开。 这个约定可以成为我们情绪的警示器,在提醒让对方平静下来。
而且在和孩子练习暗号时, 也可以成为一个好玩的亲子游戏。这里的与孩子约定, 互相提醒, 设定冷静区等等, 所以当我们和孩子发生冲突时, 我们自己先冷静下来, 孩子才会感受到我们的冷静而冷静下来, 这是我们迈出的情绪管理的第一步。
当我们改变时, 孩子也自然会改变。
![](https://img.haomeiwen.com/i29511921/f517d90cd65e6f8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