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自卑与超越

读自卑与超越

作者: Tony伟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23:58 被阅读0次

    听樊登读书会了解到这本书,这本书开篇就提到自卑感,个人主义,合作,超越感以及人生的意义,童年的价值。

    人生而具有自卑感并有寻求独有的优越感的渴望,这种优越感取决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童年的经验和记忆对一个人的生活观有重要影响,而实现优越感,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途径来自于个体与他人的交互作用,也就是合作。

    自卑情结与优越感

    ①从人出生到成长或多或少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就是因为人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或者说还有很多他未知的,他才会去想要获得这些他原本所没有的,这个过程就是人们给自己生命设定目标的过程,如果实现了,那便有其所带来的超越感,优越感了。

    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就是因为自卑感的存在。生命就是因为有未知才有希望。如果全世界所有东西都是已知的,那么对于探求世界,科学技术的发明这些都显得没有意义了。

    所以正因为世界未知,人本身对未知怀有自卑感,有了先要获得优越感的渴望,这才推进了文明的进步与发展。

    何为生命意义的实现方式?

    ②这种优越感有来自于人们赋予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看起来很宏观的,很玄学的一个东西。但是具体而来就是人们的世界观,对人处事方式,三观等等。

    你赋予生命什么样的意义有决定了你有怎么样的人生目标,有怎么样的人生目标又决定了你的优越感的质量和实现程度。

    就比如说有个孩子数学差,但是他数学差的原因在于对老师的厌恶,那这也许就不是他本身数学能力有问题的原因了。如果他对这件事看法是我一定要证明我自己比老师强,并将此作为人生目标的话,那么他就会朝着这个目标发展,当他觉得他比他老师强,达到了他赋予生命的意义,也就是达到他追求的目标时,他也就有了这种优越感了。

    如果他赋予生命的意义,或者追求优越感的目标是我要考的越差并且希望全班都考得差来证明老师是有多low,所以当他考的越差的时候他的目标才得以达成,这时候也有优越感了。

    人都是不断的用优越感来填充自卑感的,而怎么样的优越感又取决于人赋予生命的意义是怎么样的。

    ③人都是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生物,优越感也自然与人的相互作用有关,这里先谈谈另外一种闭门造车的人。就是个人主义。

    在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认为,个人主义没有丝毫意义 。当他认为所有人不值得信赖,谁都靠不住在成年后往往是比较失败的人。阿德勒指出,母亲的作用是将孩子与社会联系的第一根纽带,教育的目的是合作。

    然而个人主义的人就缺少合作意识。试想一下,当一个怀着个人主义,尽管他发现了全世界人都不知道的理论,数学公式,这也只是他个人,仅仅他一个人知道,缺少了交流,那么他的发现意义何在?他的发现也不能兑换出其所应有的价值,所以是没有意义的。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实现生命的优越感和人生的意义。

    如果赋予了错误的生命的意义,那么自卑感是与自杀有着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当然认为自杀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获得优越感的方式时,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他觉得自杀其实就是等于告诉别人这都是你们害得,我现在死了,你们要背负极大的心理负担。生命正真意义的实现在于合作。

    生命的真正意义又是什么呢?

    ④生命真正意义又在于奉献。这不是空洞的话,奉献不等于牺牲,这就要看你个人对奉献的理解了。

    阿德勒认为提升自己与利他不是对立的。在利他的过程中,人会不断奉献,也会努力的朝着符合自己形象的方向走,这就有了更多内在的自我管理和责任感使得自己学习更多有关这方面的技能,从而也也到了自我提升。

    譬如一个不愿去和人交流的人,觉得世界本有的状态是冷漠,这个时候是需要一个和他有同样经历的人去引导他学会去关心别人。

    人的价值感是从被需要中所体现出来的。

    所以当他真正的学会去关心人的时候,他也从中找到了价值,体会到被需要的感觉。自然的他对世界的态度也就不一样了。在一条走不通的路上也学会换一条路,眼光变了,变得会用希望的眼光来看世界。这些往往会比悲观的眼光有更多的选择。

    看了这本书前面的一小部分确实也是明白了很多。我们有选择好的权利,这取决与自身赋予生命是什么样的意义。同样多的路可以走,乐观者走出了康庄大道,悲观的人走进了死胡同。不得不承认人生是需要理论的。当我们在现实中迷失了方向,开始思考何为人生的意义这种追溯本源的问题时,我们自己所掌握的理论或许就是漆黑夜色中那一点微光,让我们在黑中不那么的彷徨,不那么的手足无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自卑与超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lk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