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学了很多,依然不会?为什么呢?因为,你只学了,但是你没有去做!
体验重于知识,这一条也是人生重要的原理原则。换句话说,“知”未必等于“会”,千万不要以为只要“知”就“会”了。
因为只有在现场反复实验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把握其中的要领。凡事都需要知识加上经验才能会,在这之前,不过是“知”而已。
举例:
很多人都喜欢学习,而且看书的速度也很快,但是当你问他真正从书里看到了什么?他是无法表述出来的,更不要说运用到生活当中。我见过很多企业家说,请了很多老师来培训,也送了很多高管到外部去培训,但是效果不佳,培训的前两周还好,后面就还是回到了老样子。鉴于这样的情况,在《可复制的领导力》当中也有提到:“”这种打鸡血似的培训,只是情感的一时爆发,缺少了持续的反馈机制和落地方案”。而落地方案和反馈机制就是实践的方式,知道再多,没有实践落地都是百搭。
对稻盛和夫的哲学的学习也是这样的道理,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企业没有引入稻盛和夫经营的实学——阿米巴经营模式的话,很难将稻盛和夫的哲学在企业当中落地。稻盛和夫的哲学来源在经营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出来的,而稻盛和夫成功的经营2家500强企业,而且保持50几年从不亏损的秘诀就在于运用了阿米巴经营的模式。阿米巴经营模式是一种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司内部,组织划小单元,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人人成为经营者的一种赋权经营机制。它能够有效的激励人心,提高全员的心性,拓展经营。当企业里的每位员工身上都有着经营责任的时候,他们就会践行稻盛和夫的6项精进,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去做好经营。因为要实现公司的整体目标,所以部门与部门之间就要学会利他,在做经营决定的时候不仅考虑自己部门的利益,还要考虑企业的整体利益,这样能够使企业部门之间的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内部效率就会提高。
因此,如果你觉得稻盛先生的哲学是真理的话,那请你把稻盛的实学一起引入到企业的经营当中,哲学和实学齐头并进,方能助力企业更好更快的成长,给企业员工带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双丰收。企业做大做强,老板轻松了,员工幸福了,社会也就和谐了。
简而言之,站在岸上学不会游泳,倒不如即刻跳入水中,用手用脚划一阵子再说。不在现场挥汗,哪能学到什么经营?成就伟大事业的智慧只能从经验的积累中才能获得。只有亲身参与的体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知行合一,让我们共同践行!
与其从别人身上寻找温暖,不如让自己变成一盏灯塔,温暖自己也照亮你,我是爱学习爱分享的婷子
如果你也喜欢稻盛先生的哲学和实学,记得来找哦,给你最精华的培训,最快速的落地方案!
既然你来了,点个喜欢,留个言,感恩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