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前提:小组合作共同体的建立和建设。
首先,我从自然功利境界入手,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便于合作学习与良性竞争。其次,集体商定小组规则和班级公约。然后,共同经历一些故事,引领学生达到习俗规则之境界。最后,力争提升到道德仁爱境界。合作小组建立和培训之后,我们班的故事就正式拉开了序幕。
我们班的故事
故事一:我们的班级读书会。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倡导学生阅读,言传不如身教。我个人喜好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行走方式。平时,我经常静静的坐在教室里,默默的陪着孩子们读书,他们也都已经习以为常。
为了让阅读更加集中更加深入,为了让读书更好地滋养我们的生命,我们班开展了班级共读,即在相同的一段时间内,我与孩子们一起读相同的书籍,在小组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召开班级读书会。
具体的方法和步骤如下:
1.商定书目,集体借阅。
经过班级各小组商议,推荐,定下书目,集中到学校图书馆借书,共七类90本。按小组意愿分发至各个小组,人手一册。剩下4本我读。
2.组内共读与交流。
小组内轮流共读本组事先商定的图书,并在组内进行初步的交流。
3.班级交流展示。
在个小组组内讨论交流整理的基础上,我们利用单周周末两节晚自习两节课时间召开读书交流会,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里对读书感悟进行展示、交流。
4.总结积累。
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总结本组的精华,形成有独到见解的文章,并张贴上墙,以供他人参观学习,本人的阅读思考及表达能力也因此而提升。
以下,摘录几个读书会交流展示的片段。(摘自我的微博原文,一字未动)
上个周末,班级将进行第一次读书会。我出差了,请同事帮忙看班,我在网上密切关注着读书会的进展。据同事说,读书会有班长主持,进行热闹而有序,他倒是成了教室里多余的人。
这周读书会,有韩家耀和张同音主持。我坐在教室后面旁听。自愿发言与提问相结合,都能侃侃而谈。谈及《水浒传》《哈姆雷特》《欧也妮葛朗台》《小王子》《普京传》等。有人讲曲折情节,有人欣赏传神描写,有人朗读动心语句,有人谈内心感慨……意外的是:王新、刘慧影等同学对王后(哈姆雷特之母)的人性大辩论,把读书会推向了高潮。而郭书辰对于守财奴的人性的光辉,关于 贫穷与富有的新标准(精神的贫乏与富足),把读书会引向深处!给我相当惊喜!
周末,又是读书会。李梦雅和季禹伶主持。我在后边旁听,座位中间架上录像机——录下了原汁原味的读书会,没任何表演性质的学生活动。(回头看,确有不少精彩处!)刚开始,孩子们有些放不开。我悄悄退出,转一圈儿又回来,孩子们辩论非常激烈:关于正义与邪恶,付出与收获,过程与结果…下课铃响了也没能停下来。涉及到几个人的价值观,让我感觉不安。但是,当时我不表达任何观点,以防被学生视为权威而不敢发出质疑的声音,私下里,我找相关同学深入聊天,鼓励其个性的同时,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观点的狭隘与偏激。
上周末,我们的读书会。惊喜不断!我们选取了中国近代的名人,(林则徐、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提前一周时间,各小组抓阄领取一个人物。然后,组长做好分工,利用课余时间来收集和整理资料,并设计和主持交流和展示本组的读书心得。读书会开始了,各组准备充足,分工明确,配合默契,精彩极了!尤其是男孩子,比如胡乾坤,很有袁腾飞的范儿——图文结合,声情并茂,接地气儿,棒极了!爱死这些孩子啦!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