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搬来这个小区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未曾见到同一个楼层的邻居,虽然是一梯四户的格局,但感觉整个楼层只有我一个人。
我的这套房子朝向路边,站在窗前就可以看到外面的街景,小区楼下没有商铺,路的对面是一排卖五金建材的铺面,每天很晚才关门,铝合金的卷帘门,总是在十一二点的时候才哗啦哗啦地拉下来,十分刺耳。
因为是卖五金建材,所以店铺门口放着切割机、电焊机、喷漆机等工具,时常传出高分贝的切割声、电焊声以及喷漆声,扰得人百爪挠心。
小区旁边有个废旧金属回收站,还有一个加油站,来往的车辆要么是运载废旧金属的大卡车,要么就是运载汽油的油罐车,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车,络绎不绝地去加油站加油,所以这条路上的车流量很大,喇叭声、轮胎和地面的摩擦声,没有一刻停歇。

我刚来的那一年,周围的学校还没搬走,所以这条路上还有一条减速带,紧挨着小区,每次大车过减速带,都会发出哐啷哐啷的巨响,我不止一次被吓到和惊醒。
后来学校搬走了,在小区居民的强烈建议下,终于拆除了减速带,但是五金建材店的噪音,依然无法消除。
这个小区只有一栋楼,孤零零地立在路边,在一众低矮的农村自建房中,显得很突兀。楼下是几块草坪,草坪边上种着几棵树,围着这栋楼,构成了小区的绿化带。
除去绿化带,就只有一块狭长的水泥地,车辆不让开进来,只有电动车可以骑进来,停在水泥地的一个角落,另外一个角落算是小区居民的活动场所,晚饭后有小孩在那块水泥地上玩滑板车或者拍皮球,大人们在旁边看着,互相聊着天。
我住了大概两个月,在电梯里遇见了我的第一位邻居,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中等身材、中等个头,和老伴一起住在我对面,老两个不喜欢关门,每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都能看到他家开着门,下班回来的时候,他家炒菜的香味就从门缝里传出来,浓浓的烟火气直往我的胃里钻。
因为我上班的缘故,所以即使是邻居,我们也不常见面,只是偶尔在楼道里碰见的时候打个招呼。
过了一段时间,又来了一家租客,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一对三四岁的双胞胎儿子,住在老头家隔壁。
这家人都讲普通话,听不出是哪里的口音,但可以确定是外地人,在楼道里遇到也不怎么和人打招呼,两个小男孩很调皮,只要一出电梯或家门,就能听到两兄弟的吵闹声。
这一家四口大概只住了半年就搬走了,楼道里又恢复了安静。
我隔壁的那套房子一直空着,大概是因为面朝路边太吵的缘故吧。
后来终于来了一个年纪和我差不多的男生,中等身高、偏瘦,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很文静。他应该是在某个单位上班,总是比我早十几分钟出门,下午也比我早回来。
这个男生住了三个多月就搬走了。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楼道里的烟雾报警器突然响起来,感觉就在门口,那个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我趴在门后不敢出去,只能给物业打电话,因为没弄清楚是不是着火,所以也不敢贸然打119。
物业说马上就来看,我穿了件衣服准备出门,刚开门,就被浓烈的烟雾呛得咳起来,楼道里面全是烟雾,我赶紧关上门,这么大的浓烟,一定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当我准备再次出门的时候,物业的人已经来到了楼道里,并且敲开了我隔壁的门,我探出头去,浓烟竟然是从隔壁冒出来的,在那个男生搬走之后,我以为隔壁再也没有租出去,没想到还是住了人。
物业很快就弄清楚了原因,隔壁男子用取暖器烤烧烤,结果着火了,把旁边的桌子烧着了,一时间火势太大,触发了烟雾报警器。
物业扑灭了火,警告了男子,同时在住户群里通报批评,楼道里浓烟太多,烟雾报警器响了二十多分钟才停止。
后来那个男子就搬走了。
前段时间,又搬进来一个中年妇女,这个中年妇女不知道从事什么工作,总是早出晚归,早上七点半出门,晚上则要到十二点才回来,她一出电梯就用力跺脚,触发楼道里的声控灯,然后就听到她开门,紧接着就是重重的关门声,特别响。
我时常在想,什么时候才能搬离这个地方,希望那一天早点来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