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1 6年秋季,学校教师分工实行选聘制,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双向选择。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大的变动,和禹主任、李珍、叶辉四人尝试包班教学。按规定,生物教师的满工作量是六个班,每周十二节课,如今我只负责一个七(23)班。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要放在这一个班级上,教学模式的改变和增加的中招考试让生物课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学校的理念是非中招学科不可灌输死的知识,而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素质,让学生体会到快乐。所以,之前的那些届学生,接触的生物课多是按专题去进行的,由某节课的一个点引发,做专题讨论,特别生活化。拿《人的由来》一章来说,《起源和发展》一课对于人的起源有多种观点,学生也收集了一些,课堂上进行学生活动,一组组将证据摆出。学生根据已有事实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模拟科学家工作思路。由“树栖生活进化到直立行走”环节,会有角色扮演。“语言的出现带来极大的便利”环节,会有游戏——看动作猜意思。
现在是活动全取消,直接划重点——人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因为考试只可能考一个选择题,题目大概就是这句黑体字。总共也就几分钟,之后进入下一节知识的学习。
之前遇到特别难的章节,如心脏血液循环,会化难为易,甚至解剖结构都不做任何识记要求,重点放在心脏的健康和实际病案分析上。有关人体的很多课,都是按生活课去进行的,引发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尝试用生物学解读其背后的原因。
现在可不能这样了,光理解不够,要说得清楚,写得明白。背、背、背,就是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学习的好办法。每节课开始的几分钟都要检查上节课的背诵情况,新课结束后再将每节课的重点总结出来,印成背诵单,每天背诵一点。各组有专人检查过关,每人都有监督员,每个人的过关情况都展示在教室里,一目了然。对于作业中经常出现的错别字,也拿出时间来特意听写纠正。
按照这个背和写的方式,学期末同学们进步挺大的,很多内容能讲清楚,很多的疑问也随之而来。我的老思维也有所改变,原来背诵不是死的,入脑之后必会引发思考,而没有背诵根基的拓展像过眼云烟。
这个改变有所失,也有所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