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要成为孩子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在孩子不同的成长阶段,要用心完成不同主题的功课:
孩子学龄前,父母功课的主题:别因为孩子,忘了夫妻相爱。
孩子学龄前需要照顾的地方很多,孩子也会很黏人,很多妈妈在这个阶段不知不觉就把孩子他爹排除到亲密圈之外了,她们会和孩子的姥姥讨论孩子的健康饮食,会和别的妈妈讨论孩子的早教,甚至和没生孩子的闺密也有的聊,但就是和孩子的爸爸没话说了。
这不是一个好信号。如果从这个时候起,就把孩子放在你们家庭关系的中心,孩子的父亲由于家庭分工而被排挤在外,他会因为缺少参与感而倍感失落,也会因妻子的忙碌和冷落而落下“病根”,使夫妻关系由疏远走向冷淡。
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从这个阶段起夫妻双方就应该对此达成共识。特别是做母亲的,真爱孩子,就要给孩子创造爱的环境,夫妻亲密营造出的融洽氛围,是孩子成长的甜蜜激素,没有任何副作用。
这个时候疏远丈夫,疏于经营夫妻关系,最可怕的后果还不是丈夫的离心离德,而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母亲过于严实、封闭、专注的爱,不仅排斥了孩子的父亲,也缩小、勒紧了孩子的心灵成长空间。
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寡母式”的抚养模式,会在时间的作用下,让母子关系、母女关系变质。可以试想一下:一位母亲,由于抚养孩子而付出过多,甚至以“撵走”孩子父亲为代价,那做出如此巨大“牺牲”的母亲,将来怎么会甘心做自己孩子生命中“可有可无”的人?
在学龄前阶段的孩子,他们有“通灵”的能力,他们可以不借助语言、声音、图像,单凭感觉就知道:妈妈情绪怎样,妈妈和爸爸关系怎样,这个家是安全还是不安全……面对这样一个“小精灵”,父母们就放弃那些自以为是的伪装和表演吧,孩子什么都知道。
好好经营夫妻关系,除了共同关注孩子的一颦一笑、吃饭睡觉,夫妻双方的内心也是需要彼此用爱关照的地方。
孩子上小学,父母功课的主题:听孩子讲话,别替他拿主意
以为爸爸分享了他与上小学的孩子互动的感受:“儿子上小学后,突然变得特别能说,放学回家后,经常是嘴巴不停地说个没完。他在学校经历的大事小事,对他来说都是新鲜的第一次,所以,回来后和我分享是必需的。
他的讲述内容之丰富、庞杂、无序和有趣,超出我的想象。有时候,我一边在电脑桌前工作,一边低头看着这个依偎在我腿边、仰着头、小嘴不停地说啊说的小不点,一边不住地在心里惊叹:‘生命好奇妙啊,从牙牙学语到口若悬河,没几年的工夫啊!’
我回应孩子‘倾倒式叙述’的方式很像相声演员里捧哏的角色,一边认真听,一边选择性地说出经典的捧哏套词儿:‘好家伙!’‘真的吗?’‘我的天哪!’‘真不敢相信!’‘那可了不得!’
在孩子事无巨细的话语轰炸之下,我这种回应方式既不费力,又和他的情感有共鸣,成为他保持高昂谈兴的‘打气筒’。通常,在声情并茂的‘今日学校之三国演义’之后,他都会累得躺在小床上,心满意足、安安静静地看他的《米老鼠画报》。
孩子在述说的时候,需要的就是回应,听就对了,不要那么在意里面的信息——成人往往会过度解读孩子的话——也不用急着去评判,甚至给孩子拿主意。
比如,他说:‘某某同学把老师黑板砸坏了。’我就说:‘好家伙!’接着他说:‘老师通知家长了。’我就说:‘那当然!’他又说:‘他家长答应给学校赔钱。’我回应:‘后来呢?’他说:‘后来就上课了呀!课间的点心有一个豆沙馅的,可好吃了!’
我不会说:‘你看,小朋友破坏公物可不好。’我也不会吓唬他:‘你可不敢乱砸东西,砸坏了还不得妈妈去赔。’
因为,这件事他在学校已经学到他该学到的了,现在只是和我说说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一惊一乍。
有时候,他会有烦心事。上三年级时,有一次,他对我说:‘那个某某某,上次玩游戏不带我们玩,这回我们几个小朋友组织了一个新队伍,一起玩游戏,他非要加入我们。’我没有指点教育他说:‘小朋友要团结啊!他想参加你就应该团结人家啊!’我只是重复他的话:‘哦,他非要加入你们?’他说:‘对哦,好烦人的!’然后,他就一脸心事地走了。
我克制了自己追过去给他排忧解难的冲动,心想,也许这是他学习解决人际关系冲突的开始。第二周,他回来后说:‘我同意某某某加入我们的队伍了!’我有些好奇:‘你说来听听!’儿子说:‘我觉得,一个队伍里一定要有几个精英,这个某某某,算一个。’小小年纪,竟然能从全局考虑,不计前嫌。让他自己有这个思考过程,比我贸然给他出主意好多了。 ”
孩子上初中,父母功课的主题:让孩子自己决定考第几名
有一位妈妈分享了关于儿子学习的经历:“我儿子上初中后,明显不爱学习了。这一点曾让我无比恼火又无比焦虑。
他的班主任找我谈话:‘你孩子的兴趣很多,就是不爱学习,这样下去成绩肯定越来越靠后啊!’我像所有听到这消息的妈妈一样,一点都不淡定——孩子刚上初中就不爱学习,这辈子还能有啥指望?真是心急如焚,但又无能为力。
我和儿子认真谈了几次,发现他对这件事的看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他竟然一点都不在乎。他给出的理由让我大吃一惊。他说:‘我同桌成绩排前三名。他课间不出去玩,把课堂笔记从这个本整理到那个本,周末回家还上补习班,听说都累得失眠了。我可不想和他一样,为了成绩好,把大好时光都耽误了。’
听听!这是什么歪理邪说?大好时光不就是要好好学习吗?你每天睡得倒是挺香,可就你那成绩,怎么还好意思睡觉?
幸好,这只是我的内心独白,并没说出口——我担心这种虽然刺耳但不乏坦诚的交流被我的粗暴指责切断。
我窝着火躺在床上,仔细想着孩子的话,他没有说错什么,他只是告诉了我他的选择,尽管这个选择不是我期望的。他选择损失成绩或者说排名,去换取玩耍、交友和好的睡眠。
‘他有这个权利吗?’我问自己。半晌,我在心里咬着牙承认:‘他有。’这可能是我这个非主流妈妈,和很多妈妈不一样的开始——允许孩子自己决定考第几名,允许他自己决定为学业付出多大的努力;并且,让他自己承担决定的后果。 ”
父母当然希望孩子成绩优异,将来可以毫不费力地考上名牌大学。但是,这位妈妈知道,比这些更重要的,或者说,更能影响孩子人生幸福的,是他和父母的关系,以及他对于自己人生的决定权的大小。
北大心理学老师徐凯文近几年在做关于名校里的“空心人”的研究,非常触目惊心。徐老师的调查显示:很多名校生在光环的笼罩下,内心因缺乏方向感、意义感而异常空虚,有的出现了抑郁、自杀倾向等严重症状。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小到大的尖子生,但是,他们成长的每一步都是家长设计好的,他们从来没有权利规划自己的人生,以至于上了北大、清华等名校以后,突然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存在感,变成了“空心人”。
孩子上高中,父母功课的主题:允许孩子反抗父母
上高中的孩子和谁都聊得来,就是和自己的爹妈没话说。
另一位妈妈分享了她的经历:“我儿子刚上高中时也这样,周末回家闷声闷气,和我说话连眼皮都不抬。我很害怕孩子自此和我变得疏远,拼命想把他拉回来,有时候近乎讨好地问长问短、嘘寒问暖,他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软硬不吃。有几次气得我掉眼泪,他爸也经常怒火中烧,扬言要好好教训教训他。
有段时间,每到周末,家里再也不像他小时候那样,因为有他变得欢声笑语;反而因为他这个长着小胡子、耷拉着脸的半大小子回来,气氛变得格外阴郁。我和他爸既不想和他闹别扭,也不想待在家生闷气,所以每到周末就开车去京郊散心。那大半年里,我们去了十三陵、潭柘寺、怀柔、雁栖湖、密云水库、居庸关长城以及之前没时间去的好多风景名胜。后来,这段经历成了我们家的经典笑料。
郊游的路上,我们俩聊了很多。我分享自己在心理学课堂上学到的理论,他讲述自己从半大小子成长为成熟男人的趣事和糗事。理论和实践在这个让我们焦头烂额的时间点上相遇,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这些分享和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改变的曙光。
我先生说我:‘孩子长大了,你没有长大。他已经是一个15岁的孩子了,你却还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你的表达方式不是孩子期望的。’他结合自己当年和他母亲我婆婆发生冲突的案例,进行‘模拟教学’,让我体会一个青春期男孩的苦闷和挣扎。
我也从很多心理学理论上找到了我自己的思维误区,看到自己因害怕和孩子分离,反而吓跑了孩子。当然,对于孩子的一些叛逆举动,也有了全新的理解,不仅觉得可以接受,甚至觉得是有助于他成长的好事。
有一次,儿子要出门会同学。他要先吃饭后冲澡,而我希望他先冲澡后吃饭——吃完饭头发就干了,出门不会感冒。没想到他反应激烈,瞪着我说:‘这事你也管?我想先吃饭为什么不可以?’我被噎得说不出话,是他爸打了个圆场才没冲突起来。
儿子出门后,我先生说:‘会不会感冒没那么要紧,大小伙子没那么娇气,你的关注点太婆婆妈妈。之前我们讨论,这孩子性格有点懦弱,希望他能勇敢些,长大后敢于反抗权威。如果他连你这个中年妇女都不敢反抗,将来怎么反抗真正的权威?’
先生的话把我逗乐了。我说:‘好吧!那就从反抗我这个中年妇女开始吧!’
从那时起,我从心里认可了这个观点,并且深信,这样的反抗训练,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会大有裨益,之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 ”
孩子的勇敢和决断,才是父母放手的前提。
孩子上大学,父母功课的主题:学会放手,切忌过度关心
以下,来自于另一位母亲的分享:“2015年,儿子考上美国一所排名还不错的大学。自此,他真的成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假期孩子’了。我们的联系因为有微信而变得格外方便,但是,我却有意不那么积极主动和他联系。
听说有的妈妈在孩子上大学后要求每天视频,孩子不厌其烦常以网络不好推托。我就更坚定了和孩子保持距离的想法。
有时候,想孩子了,算好时差后,我会给他发一个我和他爸快乐游玩的合影,告诉他:‘我们很好,也很想你。’只要他有回应,我就安心了。我不希望让他以为我们除了思念他就没有自己的生活,也不希望让他感觉时时刻刻被父母监督着。
其实,出国读书挑战很大,我一直戏称这些留学生有三座大山压着,学业的压力、金钱的压力和思乡的压力,哪个都不轻松,父母能帮上忙的地方不多,就不要再添乱了。
有很多职业自由的妈妈一厢情愿跑到国外陪孩子,孩子不仅不领情,还对妈妈的管教多有反感,听到这些妈妈的吐槽,我心有所感,就和儿子有了一次对话。我问他:‘如果妈妈想过去看你,你高兴吗?’他说:‘高兴。’我又问:‘如果我把去看你的花费折成钱,打到你卡上,就不去看你了,你会不会更高兴?’我儿子哈哈大笑,说:‘是的!’他的回答让我很放心,他敢于说真话,说明我有听真话的肚量,而且,他不需要我的陪伴,也说明他越来越自立了。
这样的沟通方式,他轻松,我也轻松。
与此同时,我还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对孩子的事,无论学业成绩、交友情况、爱情动态,可以关心,但无须过度关心。
我不希望用我的过度提问来表达我的牵挂,担忧并不会变成祝福,他已经过了18岁,有能力为很多事情负责。如果有需要,他也许会向我们求助,也许不会,那是他的选择。只要他知道,我们在这里,一直在这里,就足够了。我无须用不断的提问、过度的关切、没来由的担心来让他为难。
现在,我儿子马上就上大四了,看起来自信、乐观,很喜欢自己所学的传媒专业,喜欢和他爸聊新科技,和我聊新电影,也会因为功课、友谊或者爱情的苦恼和我畅谈。但我始终知道,他是在和我分享,而不是向我汇报。最关键的,他似乎越来越不需要我们,他能搞定越来越多的事。渐渐地,我们不再是他的‘后援团’,而只是他的‘啦啦队’了。 ”
孩子不仅是生理上成年了,心智上也真正成熟了,成为一个能够独立思考,有理想,有担当的人。我想,这才是立志成为“可有可无”的父母们,最希望看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