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去学堂

作者: Hua度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17:0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此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1997年秋初,我7岁,第一次迈入校门,进入学堂。

那些年东郭小学还未开设幼儿园,有的只是一个替代品,叫做“学前班”,只有一位教师,名叫史会琴,教授我们读写拼音以及认识阿拉伯数字。

我至今还记得这位“启蒙老师”长什么样儿,高个子,长头发,身材偏瘦,但骨架子很大,长腿长胳膊。高颧骨,显得很是严厉,厚嘴唇,显得很是刻薄。

我至今还记得26年前的一个中午,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写作业。她斜靠着教室门,立在阳光里,很是慵懒。当我上交自己的作业本,她略略地翻开,轻蔑地笑了下,扬起眉毛大声说道:“你写的这个‘i’怎么跟你妈纳的鞋底一个样儿?”

教室内顿时哄堂大笑,暖暖的,灰尘在倾斜的几尺见方的阳光内不住飞舞。我虽然是个小孩子,但也觉得不好意思,尴尬,羞耻,臊了个大红脸,恨不得找个地缝儿钻进去——毕竟除了猴子样的男同学,还有仙女般的女同学嘛。

我敢肯定的是,她绝对没见过我妈纳的鞋底——她只是想羞辱我而已。

那时候拼音字母写在四线三格的32开本子上;那时候学前班的课桌板凳和其他班级并不一样,矮矮的米黄色的桌椅。邵寨塬上,有靠背的坐具叫做椅子,没有靠背的坐具叫做凳子。再小一点的呢,就被叫做杌子;那时候教室全是统一规格,坐北朝南,南面墙上前后两个门,三个玻璃窗,北面墙上还有两个又小又高的通风窗,让我想到了鲁迅先生在《故乡》里写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那时候我记得桥子屲有个同学名叫郭正龙,我们玩多人游戏“压摞摞”,最后惊动了班干部和老师,才把郭正龙从最底下“解救”出来,他被吓得脸色苍白,哇哇大哭。我们所有参与者则被教训了一顿,站成了一排,耷拉着脑袋。

那也是我的人生记忆中最后一幅关于郭正龙的画面,不久之后,他跟着父母举家搬迁到城里去了,从此再也不能相见。

班干部是谁呢?东郭村南沟社的王文虎,跟我同姓,还有郭妙娜。

后来在郭妙娜的推荐和史老师的默许之下,郭妙娜的一个堂姐来管教我们。按理来说,以那位“堂姐”的年纪,彼时应该在上初中才对。可惜那时候流行“辍学”,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早在1986年就公布实施了。不久之后,郭妙娜紧跟她这位堂姐的脚步,也辍学了。

这位“堂姐”不属于管理人员,也不属于师资力量,总之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走马上任”了。她的管理方式很是简单,粗暴,野蛮,那就是揍。用什么呢?教鞭,也就是一根竹棍儿,从扫帚上随意抽取一支下来。

于是,不知道多少贤淑婉约的女孩子的马尾被打得散乱,多少调皮捣蛋的男孩子的额头被打得乌青。而郭妙娜呢,靠着这位“太上皇”,做起了“土皇帝”,借机收取同学们的供给、供奉,例如铅笔、橡皮、小刀等文具以及一些小吃食小零食。

教室内鸦雀无声,人人自危,安静、沉默得就像明朝中后期权宦、阉党把持的朝政,万马齐喑,死气沉沉。

我和姨妈家的涛涛同岁,在此之前,姨妈就扯了布(邵寨人的说法,购买的意思),给我和表弟一人做了一个书包。这个书包我背了很多年,直至后来底部被磨烂了,容易漏掉文具才被换掉,而涛涛早已背上了商店里售卖的那种双肩书包。

粗布书包做法很是简单,像极了现在城里人出门买菜,大妈身上背着的布袋子,只是肩带儿很长,不是用来斜挎,而是用来斜背。

可别小看这种布做的书包,如今著名奢侈名牌LV推陈出新时,也会设计类似的样式,价钱大概在一万人民币以上。

姨妈怕我俩在学校里遭人欺负,特意安排我和涛涛坐在一起。上学第一天,涛涛就闹了笑话,走错了厕所,好在路上被人及时发现,劝解回来。

后来我确实无故受到了别人的欺负,为我出头的是我的父亲,他只是来到学校警告了对方几句而已。对方确实人高马大,名叫王军辉,麻地湾人,他父亲名叫王苍朱,和我父亲相识。他有房亲戚,就是我们贺朝社里的军利家。所以之前我就说过,邵寨塬上的人家大多亲连着亲。

此后好十来年,我已经习惯了身边有涛涛这么一个表兄弟好朋友的存在。小学放下午学,我经常去他家蹭饭,我还记得姨妈清炒的西葫芦;有时候就住在他家,我还记得姨父第一次买台彩色电视机尝试着放出图像与声音来。我们一起玩小霸王游戏机,我借走了他的卡却遗失了;一起爬到他六爷看管的桑树上吃桑,满手满嘴被染得发黑。在兰州我们一起去仁寿山游玩,看那些达官显贵在桃花树下推杯换盏;我们一起乘坐全安宁乃至全兰州都极为有名的103路公共汽车,买西站的票却坐到西关十字以此逃避多出来的5毛票钱。后来,有一次我受了工伤,谢天谢地,死里逃生,算是万幸,他还微笑着安慰我,鼓励我,其实那时他也处于重伤康复当中。再后来,他成家立业,生了儿子,满月宴时我去其家道贺。我们还一起恭贺初中同学乔迁新居,生活有了盼头、奔头,人生变得圆满、美满。

上学第一天,我开开心心地背着书包回了家——那时我还住在窑洞里。父亲正在给羊群倒细料,也就是邵寨人口中所说的用来喂养牲口的粗杂粮食。

父亲站定,用手使劲摩挲着我的脑袋。我从包里拿出书本,使劲嗅着上面好闻的油墨味儿。

相关文章

  • 长投学堂:理财路上有你相伴

    第一次在简书写文章,第一次遇到长投学堂,第一次上网络课没有距离感……这许多的第一次都是因为长投学堂。 和长投学堂的...

  • 【创富学堂—读书为先《一年顶十年》】Lisa的收获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读书会活动,第一次参加,就让我想表白创富学堂。不是因为创富学堂的名字,而是因为创办了创富学堂的优秀...

  • 研学游

    今天早晨我去参加爱阅大眼睛组织的衡水冀州孙敬学堂研学游了,这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既兴奋又紧张。 ...

  • 无戒学堂让我了解到的事

    参加了两期无戒学堂,这是我第一次去参加线上写作课。没想到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付费写作课,就感觉不虚此行,因为我了解到的...

  • 《做手皂》

    今天老师组织了一个去儒信学堂做手工皂。 星期天上午我和小姨一起去儒信学堂,刚到那里我...

  • 我的第一次

    今天突然特别想念妈妈,忆起儿时的记忆,第一次去学堂的时候,妈妈说,我送你去学校,我说不要你送,我要自己去…… 第一...

  • 孙永济诗集689 莫名诗2 颐和园诗五首

    莫名诗2 颐和园诗五首 其一水村居茶舍与水操学堂 相约去茶舍,学堂日色昏。 偶...

  •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致闺蜜

    第一次见面看你不太顺眼 那是小学四年级我转校了,因为村里学堂的老师要调到别处任职,没有老师,学堂自然衰败了,我和...

  • 参加天人合一公益学堂活动有感

    周日专程从廊坊去北京参加晓梅晓云组织天人合一公益学堂的活动,收获好多,总结如下: 四个收获 1、 第一次听晓云讲丹...

  • 两个莉莉

    无戒学堂IP营打卡第15天 莉莉给我发来信息,莉莉,你下午在不在,我去宋庄一趟,把书给你送去。 这是今年第一次见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一次去学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muo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