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乐拆书】第二十四期写作营
501-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129天

501-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129天

作者: 红尘修行的鱼儿 | 来源:发表于2025-01-26 08:57 被阅读0次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先生说:“一个人,若没有像祝鮀般的能说,反有了像宋朝般的美色,定难免害于如今之世了。”

祝鮀[tuó](生卒年不详),字子鱼,春秋时期卫国大夫(《论语正义》:「不得称大夫」)。《古今人表》中「鮀」字作「佗」。鮀者,鱼名,故名鮀,字子鱼。祝即祝史,祭祀中负责赞词。有口才,为时世贵之。

在《论语·宪问》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1

【翻译】

孔子说起卫灵公昏乱无道,季康子问:“他既然这样,为什么不败亡?”孔子说:“卫灵公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祭祀,王孙贾统帅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

轶事典故

前506年三月,周王卿士刘文公在召陵会合诸侯,谋划进攻楚国。举行会见前,卫国的子行敬子对卫灵公说:“朝会难得达到预期的目的,有分歧又争论不休,就不好办了。还是让祝佗跟随与会吧!”卫灵公同意了,就派祝佗跟着去。祝佗辞谢说:“臣竭力从事工作,以继承先人的职位,尚且担心完不成任务而得到罪过,现在如果又从事第二种工作,就会获得大罪了。而且太祝是土地神和五谷神经常使唤的小官。土地神和五谷神不出动,太祝就不出国境,这是官制所规定的。国君率领军队出征,祭祀神庙杀牲衅鼓,太祝就奉社主跟随出国境。如果是朝会一类的好事,国君出去有一师人马跟随,卿出去有一旅人马跟随,下臣是没有事情的。”卫灵公还是要求祝佗跟着去。

诸侯到达皋鼬后,准备把蔡国安排在卫国前面歃血。卫灵公派祝佗私下对周王室的大夫苌弘说:“我们在路上听说把蔡国安排在卫国之前歃血,不知是否属实?”苌弘说:“消息属实。蔡叔是康叔的哥哥,把蔡国的位次排在卫国之前,不也是可以的吗?”祝佗说:“用先王的标准来看,是注重德行的。从前周武王战胜商朝,周成王平定天下,选择有明德的人进行分封,把他们作为保卫周朝的藩篱屏障。所以周公辅佐王室,以治理天下,诸侯也和周朝和睦相处。分赐给鲁公大路、大旗,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还有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让他们率领本族的大宗,集合其余小宗,统治六族的族众,来服从周公的法制,由此受命于周王朝。这是让鲁公为鲁国执行职务,以宣扬周公的明德。分赐给鲁国附庸小国,太祝、宗人、太卜、太史,服用器物、典籍简册、百官彝器,安抚商奄的百姓,用《伯禽》来告诫他们,而封在少皞之墟,分赐给康叔大路、少白、綪茷、旃旌、大吕,还有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锜氏、樊氏、饥氏、终葵氏,封疆边界,从武父以南到达圃田北界,从有阎氏那里取得了土地,以执行王室任命的职务。取得了相土的东都,以协助天子在东方的蒐礼。聃季负责授予土地,陶叔负责授予百姓,用《康诰》来告诫康叔,而将他封在殷墟。鲁公和康叔都沿用商朝的政事,而按照周朝的制度来划定疆土。分赐给唐叔大路、密须之鼓、阙巩之甲、沽洗,以及怀姓九宗,五正的职官,用《唐诰》来告诫他,而将他封在夏墟。唐叔沿用夏朝的政事,用戎人的制度来划定疆土。这三个人都是天子的兄弟而有美好的德行,所以用分赐宝物来为他们昭显德行。如果不是这样,文、武、成、康四王的儿子中还有很多比三人年长的,而没有得到这些赏赐,就因为不是注重年龄。管叔和蔡叔引诱商人,策划侵犯王室。天子因此杀了管叔,流放了蔡叔,给了他七辆车子,七十个随从。蔡叔的儿子蔡仲改恶从善,周公提拔他,让他作为自己的卿士。让他拜见天子,天子命令他做了蔡侯。任命书说:‘天子说:胡,不要像你父亲那样违背天子的命令!’怎么能让蔡国在卫国之前歃血呢?周武王的同母兄弟八人,周公做太宰,康叔做司寇,聃季做司空,其余五人没有官职,难道是注重年龄?曹国是周文王的后代。晋国是周武王的后代。曹国以伯爵作为甸服,比晋国离王畿还要远,这并不是由于注重年龄。现在要注重年龄,这就是违反先王的遗制。晋文公举行践土之盟的时候,卫成公不在场,夷叔是卫成公的同母兄弟,尚且列在蔡国之前。盟书写着:‘天子说:晋重、鲁申、卫武、蔡甲午、郑捷、齐潘、宋王臣、莒期。’盟书藏在成周的府库里,这是可以查看的。您想要恢复周文王、周武王的法度,而不端正自己的德行,您准备怎么办?”苌弘很高兴,告诉了刘文公,和范献子商量这件事,结盟时就让卫灵公在蔡昭侯之前歃血。

这里可以看出祝鮀是一个懂边界有才干的人,这样的人被君王倚重,对于君主来说是值得托付重任的人。

宋朝是春秋时期宋国公子,以美貌闻名,《论语》中以“宋朝之美”形容。卫灵公的宠幸,和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有私,卫灵公纵容公子朝和南子在洮地相会1

,卫太子经过宋国时被宋人唱歌嘲讽,这也是“娄猪艾豭”的来源。根据《左传》描述,他身为卫国大夫,既受到卫灵公的宠幸,又与卫灵公嫡母襄夫人宣姜和夫人南子有染。灵公十三年(公元前522年),他和齐豹、北宫喜、褚师圃一同作乱,把灵公赶出卫国。2

后来灵公复国,宋朝逃亡到晋,灵公却又因为南子思念宋朝的缘故,再次把他召了回来。有一次卫国太子蒯聩献盂于齐,经过宋国,宋人向他唱道:“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意思是说:你们那只求子的母猪(指南子)既然已经得到了满足,为什么还不归还我们那漂亮的公猪(指宋朝)?这也就是成语“娄猪艾豭”的由来。

这里可以看出宋朝是一个花瓶,无用的人。有意思的是卫灵公同时重用这两人,所以卫国可以不被灭亡。

这一段说明孔子对于卫灵公的用人之道的评价,其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提拔的三个大臣孔圉、祝鮀、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

相关文章

  • 2017年的读书笔记

    第44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第43周 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

  • 《论语》日日谈第5期

    《论语》日日谈 第5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原文】 1子曰①:“学而时习之②...

  • 《论语》日日谈 第3期

    《论语》日日谈 第3期 吴华平解读 【新解论语】 尧曰篇第二 【原文】 子曰:“君子①不重②则不威;学则不固③,主...

  • 《论语》日日谈 第4期

    《论语》日日谈 第4期 吴华平新解 本章为《论语》:为政篇第十八章 【原文】 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

  • 修心日记第17天~2017.12.27

    功课之第170天(17.12.27): 入世修行,即在红尘之中修行,修口、修耳、修心、修行、修眼等等。修行即自律,...

  • 红尘修

    红尘有修行, 修行在红尘。 红尘不红尘, 只在修不修。 修行不修行, 不在尘不尘。 离得红尘修, 亦非真得修。 日...

  • 论语D1:此中空洞原无物、何止容卿数百人

    学而篇第一·(一)(二)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

  • 2018-12-18 - 草稿

    主题 共读《论语新解》学而篇第一 第2期 总第21期 带读人 明佳丽 时间 12/18 周二8:30—10:30...

  • 共读《论语新解》学而篇第一

    主题 共读《论语新解》学而篇第一 第2期 总第21期 带读人 明佳丽 时间 12/18 周二8:30—10:30...

  • 《论语新解》

    论语学而1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白话 夫子说:父亲在的时候,要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501-红尘修行的鱼儿-《论语新解》第129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wru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