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观看电影《狩猎》的随笔,想到哪写到哪。
故事很简单,刚刚离婚的卢卡斯在幼儿园找到了一份工作,善良温和的他很快和孩子们打成一篇。其中,有个名叫卡拉的女孩(是他挚友的女儿)和他尤其亲近。某天,卡拉趁着卢卡斯正在和小朋友们一起耍闹的时候,扑在卢卡斯身上并亲吻了他,而且还在卢卡斯口袋里放了自己准备的小礼物。卢卡斯婉言拒绝了卡拉。于是,卡拉报复性的谎言让卢卡斯背上了性侵犯的罪名。于是,卢卡斯开始成为整个小镇排挤的对象,挚友的不信任、超市不欢迎而且还打了他以及家里的狗也被别人杀死等等,一切的一切,让卢卡斯几乎崩溃。
整个故事叙述不紧不慢,剧情缓缓铺成开来。整体基调很压抑,豆瓣上好多评论都说,观看之后很想好好发泄一番。而我也总觉得想说点什么。
虽然导致善良且温和的卢卡斯的生活寸步难行的确实源于小孩卡拉的一句谎言,但卡拉并不是造成这一起的根源。就好比一场意外爆炸,火源只是导火线而已,真正的根源是那些放置不当的易爆物。
整个故事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整个小镇的群众,或者确切的说不明真相的群众错误的充当了审判者的角色。电影中关于警方介入调查都是简单带过,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幼儿园的院长发现这个事情之后便报警了,随后警方便开始介入调查。最后,因为证据不足又释放了卢卡斯。所以,警方,也就是执法者,是认为卢卡斯没有罪的,审判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然而,最后审判却落到了不明真相的群众手中,他们排挤曾经的好好先生卢卡斯,超市不买东西给他且打他、砸坏他家的玻璃、杀了他家的狗等等,让他的生活寸步难行。
公众再次向我们证明了什么是“人言可畏”和“众口铄金”。个人在集体面前总是渺小的,集体在个人面前的总是强大的,但当这种力量被错误的行使时,造成的悲剧也是巨大的。
他们经常不明真相,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的一个圈子生活着,他们不可能完全了解的知道圈子外边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于是他们像发明快餐一样发明了一种快速了解圈外人和事的方式——标签。标签,一个结论性的东西,一个一目了然的东西。于是,我不必去了解一个人很多事情,只要大家都说他是个好人,我就知道它是个好人。好人只是一个标签,而去扶一个摔倒的老人才是具体行为。一旦一个人被贴上一个标签,就很难被在逃离这个标签。
从初中开始,我就比较叛逆,这让我显得有些与众不同。同学之间说起我总是会提到傲慢和自负。因此这个标签几乎跟随了我整个青春时期。初中快毕业时,我的同桌也是我的好友告诉我,之前没有和你坐在一起之前,一直都很讨厌我,觉得我装逼又傲慢,没想到和我是一个如此有趣和容易相处的人。我们至今都是很好的朋友,还常常联系着。高中的时候也是,我的特立独行几乎到了需要集体讨伐的地步,有一次在班会上由我们班主任带领下进行对我的讨伐,主要是我不理发(我至今觉得学校强制理短发的规定很逗比)和经常不扫地(好吧,这个却是有点不对,但是至于全班讨伐吗),我还记得那天晚上很多同学站起来说了很多话,后来我也站起来说了一些话,说了一些我关于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理解和其他的一些想法,具体说了些什么话我不记得了,反正那时我很叛逆,不知道妥协,也有过激的地方。后来,下晚自习的时候,坐我前面的那个妹子转过来对我说,她一直觉得我只是那种没事只知道瞎捣蛋的坏孩子,而没想到我居然能够想着那么多事,她感到很意外,才发现我没有相像中的那么讨厌。同时,也因为那次说话,我交了几个朋友,虽然还是被大部分人讨厌着。
就像上面阐述的,每个人对于自己圈子之外的事情很难有全面的了解,大家都依靠一个标签简单的定性而已。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依靠这个标签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之后,他们就开始理所当然的充当其了审判者的角色,开始滚动集体的大轮去碾压一个毫无还手之力的个人。因此集体的力量既强大又充满盲目性,经常被各种人利用,尤其是政客,屡见不鲜。就连我们班主任都知道通过开班会来讨伐我(我绝对不信如果我成绩一直好好的,也不和他老人家顶嘴,他会因为我理发和经常不扫地就开班会讨伐我)。
说完了集体力量的强大与盲目,就该说说个人了。我很难相像,如果我作为那个小镇的一员,我会不会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性侵幼童”的标签足够让人义愤填膺了。所以,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谨记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必要时与集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不要挥舞着道德的大旗去义正言辞的做一个审判者。行驶好监督权就可以,审判的事还是交给法律。
最后,还是想谈谈电影最后那意味深长的一枪。有些标签一旦被贴上了,就很难被扯下来了。有些事情发生了,也不会那么简单就消失了。我至今没有去参加过高中的同学会,那天晚上以为交的几个朋友上大学之后也没有联系了,除了那个妹子。在我偶尔烦恼迷茫的时候,我还愿意去骚扰她,因为那天晚上她给说说的话,给了我继续特立独行的勇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