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11月1日,是我的Lucky Day。
上班时间,突然青青若敲开小窗问我:“想邀请您参加青年律师汇,请问您这边有兴趣吗?主要是写一篇文章,一来总结一下自己毕业后到现在的经历、故事,一方面也可以和陌生的受众交流,分享经验。”
于是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来跟大家分享我在魔都踩过的坑和金。
思绪回到两年前,那时候的我一脸青涩,懵懂无知,却有神一般想要征战上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兜里怀揣着八百块,买了飞机票径直飞到魔都,开启了我只身闯荡上海的人生。
来到上海后,初入社会的我就是个傻白甜。
面试了第一家律所,跟律所主任大概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实习经历、社团经历后,律所主任就问我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求职心切的我说可以明天就过来上班。
于是工作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的一个月,在律所的事情并不多,也没学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也许是在大学阶段实习的活儿干得多了,面试的时候也没怎么敢跟律所主任提工资的事。
结果到了发工资的日子,律所主任也没跟我提发工资的事,眼看也要到交房租的日子了,如果没钱这可怎么交房租啊?
我和小伙伴也都着急着这事,于是开口问了律所主任。
结果,他说这个月也没多少活,你也没干到一个月,要不我就给你250元的工资吧……
250元半个月的工资,这哪里是工作啊?分明是压榨劳动力,更何况这里是上海,在老家实习起码也有一千块以上的工资底。
想到这里,我毅然决然地辞了这份工作,开始继续我的求职……
在面试求职中,主要是有以下干货想跟大家分享:
(1)
关于简历
简历的撰写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势。
比如我在大学四年寒暑假有去法院、检察院、律所、以及世界五百强公司实习的经历,丰富的实习经历成为了我简历中的亮点之一;
其次,大学四年,所参加的社团活动、所获得的奖项等也是简历中的亮点之一;
最后还有就是学习成绩、所获得的证书也是简历中吸引人眼球的一笔。
在此顺便提一下,如有小伙伴们需要获取简历模板的,欢迎小窗我,嘻嘻!
(2)
关于投简历
投简历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这里只介绍最常见的几种:
A. 利用校友资源获得内推机会,这是很多精品所、红圈所常用的方式,比较靠谱;
B. 通过智联招聘、猎聘等途径;
C. 通过本地的律师协会,如上海的有东方律师网,上面有很多律所发布的招聘信息。
(3)
关于面试
面试的话建议穿正装,女生建议化淡妆,并针对面试官可能会提问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准备。
对于一个在上海的外地人来说,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你为什么来上海?”,
记得我当时的回答是“因为我喜爱上海这座城市”。
“你为什么喜欢上海这座城市?是什么吸引了你?”
“因为上海这座城市很时尚,比较适合年轻人。”
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喜欢这座城市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只是想来就来而已。
“人生哪有这么多为什么,just follow my heart.”
还有一个温馨小提示就是,面试的时候一定要记得跟面试官谈好薪资待遇的问题,千万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付出了劳动就可以拿到报酬,这是对于你工作成果的尊重。如果不好意思,可能你也有极大的几率成为我开篇谈到的故事中的主角。
此外,投简历面试的话建议多做调研、针对性的投简历、多面试几家,买东西也要货比三家呢,更何况这是一份你需要每天面对着它至少工作八小时的工作。
我认识的一位女生在加拿大读MBA,她所投的简历、面试的工作、做过的调研绝对超过一百份,只有有足够多的数据、做过足够多的调研,你才懂得分辨哪些是好、哪些是坏,才懂得去做出最好的选择。
这也是我所踩过的坑之一。
最后的结果正如大家所愿,离开了一份不太合适的工作后,自己摸滚打拼的又找到了另一份工作,既可以学到东西、积累经验,待遇也当然地翻了好几倍……
一份新的工作,往往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我的工作也是如此。
刚进入这个新团队,团队小伙伴们的对话对于我来说简直跟天书一般,听不懂道不明……
刚开始的几个月,虽说是培训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凡事都需要一个过程,由于专业知识以及行业知识的极度匮乏,让我在工作上频频出现问题;
年轻人性格上的急躁也让我不能很好地把握工作节奏,也惹得同事们的满脸嫌弃……
总之,一句话,里里外外都是问题,这段时间不仅自己痛苦不堪,也急坏了领导。
在审合同的过程中,刚开始的时候自己风险意识可能很弱,会遇到一些明明是风险但却察觉不出风险的条款。
比如如委托招聘协议这份合同的审核中,2.5条约定“自本合同终止之日起一年内,乙方不主动从甲方搜取人才”。
刚开始审核时我并未察觉该条款的风险,跟同事交流后才知道如果该条款合同终止一年后,乙方可能会将该人才推介给其他公司而不用承担任何责任,这使我司支付的服务费并没有起到相应搜取人才的作用,即我司会损失掉服务费。
所以该条款应修改为“自本合同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经乙方推荐给我司的客户,凡是我司支付过服务费,乙方均不得将人才信息予以搜取及推介给其公司。”,这样才最大程度地保证了我司的利益最大化。
在跟进案件的过程中,一开始只知道懵懵懂懂地打电话了解情况,但了解什么情况、了解到什么程度也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比如了解客户什么时候付佣金时,只了解到网签时候付佣,但什么时候网签也没有深究。
后来在自己的努力及同事的帮助下,逐渐形成了该思维方式,即一拿到案件即在案件系统查询该案件的所有成交材料,关注该案件的性质:买卖或是租赁,是否有抵押、查封、租赁,然后联系业务员了解未付佣原因,案件进行到的交易阶段,是否网签、审税、过户以及交易时间,并判断能否把案件的佣金收进来,如不能则判断能否起诉欠佣方。
后来,通过跟同事们不断学习、熟悉,从开始的不断地日夜疯狂加班也不见效果,到现在几乎准点下班,仍可以保持较好的业绩。总算可以把工作处理得游刃有余。
现在回想起来,这段日子估计也是我成长得最快的一段日子。
关于工作,我想分享两点:
(1)
多跟前辈交流
可以避免少走弯路
有时候他们的建议往往可以解决你的困惑。
比如刚开始我手上至少每个月要处理一百多个案件,每天跟同事、客户了解案件情况,跟进案件,如果一天时间处理这一百多个案件的话可能你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去处理,也可能觉得一次性处理完毕有点压力。
这时候我的领导建议我可以把任务分解处理,每天处理三十个案件左右,那么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案件跟进完一遍,自己也不会觉得压力大。
于是我调整了一下我的工作方式,在跟进案件这块,从开始的每个月都不够时间跟进完,到现在可以提前完成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2)
每天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
专注于完成这三件事即可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那为什么有的人总能高效并能有所产出呢?而有的人虽然把事情都做得完美但却碌碌无为收益甚少呢?
差别就在于前者找出了最重要的事情,并且每天把这三件最重要的事情都做得近乎完美,且产出集中在这三件事情上。
比如我手上的工作产出最大的是跟进案件、跟相对方沟通协商以及把案件推进到诉讼中去法院审理,那么我就把80%的精力放在这三件事情上,那我的产出也自然而然的达到了最大化。
在工作上,两年的时间还不足以让我成为一位职场老鸟,需要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感觉才刚刚开始,往后还有10年、20年甚至30年的学习时间以及进步空间。
由于我专业基础不牢、生于两广地区的我普通话并不能说得很好,所以我工作之余就主要在狂补专业知识以及练习普通话上了。
刚开始进入这一行,我也曾因为工资太低有过换行业的想法。
可是当时我的人生导师特地狂甩五千字文章给我:
“放弃这回事,一回生二回熟,如果你现在放弃,那么你从大学以来一直到现在的积累都要从头开始积累”
她还说,她从没想到我一个手上拿着这么多筹码的人居然会想到放弃?
从此,“放弃”这词已经我的人生字典中彻底删除了。
求职面试上,从刚开始的一路跌跌撞撞到现在的清清楚楚了解面试官的各种套路。
工作上,从开始的很害怕看合同、审合同,觉得合同又长又臭又无聊,到现在的不断地去研究合同条款,甚至自己去设计合同条款,慢慢地开始觉得审合同是件有趣的事情。
跟进案件上,从刚开始的找不到东南西北,到现在可以游刃有余的跟客户、同事交流案情,并判断案件的下一个进展。
在制作案件诉讼材料中,从刚开始的扫描、复印频频出现问题,到现在可以一周之内处理10个以上的案件……
这点点滴滴的进步都见证了我在律界的成长。
在魔都的这两年,从第一份律所实习的500元工资,到工作后的月薪三千,再到现在的月薪过万,一直以为那些励志鸡汤,比如月薪翻了几番的鸡汤,就只是鸡汤而已,没想到自己真的成为了现实的存在……
在魔都的这两年,几乎每半年搬一次家的我,从脏乱差的床位房到隔音效果极差的隔断间,再到现在舒适的一室一厅,越搬越好……
拿破仑·希尔曾说:
”一个人如果目标明确,并且矢志不渝的追求,就会创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想让我的人生过得与众不同一点,而我的下一个目标是可以找到适合的律所把律师证挂出来做诉讼业务,毕竟法庭才是律师的战场。
在此,非常感谢青青若的约稿,让我有机会跟同行们分享我的故事。
同时,这也是我来魔都刚好两年的日子,谨以此文纪念我怀揣律师梦孤身闯荡魔都的两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