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字体拿不到台面上是我的短板,为写出像样的字体,我描红、写练习贴、甚至写毛笔字,无一而终,尤其是网络普及,貌似书写的机会不多,有什么事手机上随手记就能解决问题,我对练字的兴趣越来越淡,咱们普通老百姓又不用给谁签名。
一个人的兴趣不可能只有一个,比如我自己,谢欢读写和运动 ,坚持得很好。
运动几乎伴随了我的大半生:
小时候上学跑校,来回几公里,那时候我个头矮,和伙伴们一起为了不掉队基本都是半奔跑状态,以至于后来走路起步就是三档的速度。
即便后来不需要那么赶时间,步行的习惯已经养成,3公里以内基本步行。
目前不用赶时间上班,运动的时间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寒冷的冬季,早晨熬粥、蒸红薯的间隙,一边听书一边在厨房运动,40分钟拉伸、弹跳、扭腰、甩头很好缓解身体各部分的僵硬。下午太阳暖洋洋的出门散步,一路走一路想想心事,还能顺带购买家庭基本生活用品。
长期运动的解决,没有慢性病缠身、体态匀称、精神状态良好、腿脚灵活。
至于读写可能和成长经历有关:
4岁那年家庭出了一些变故,我被迫和奶奶在一起,孤单、恐惧时时笼罩着我幼小的心灵,从我认字开始,只要是文字的载体,课本、烟盒、旧报纸、甚至繁体字书都是我的精神食粮,有什么读什么,从来不挑剔,也没有挑剔的机会。
会写作文后,便开始记日记排解困惑。开心的事、烦恼和忧愁、甚至恐惧都随时记录下来。别的同学害怕写作文,我却乐在其中。
高中那会,老山战争接近尾声,给猫耳洞的兵哥哥写信成为了任务。班长嫌麻烦就推给我写信,有什么难的?一周一封而已,最后练就了趴在窗台上就能完成。
即便成家有了孩子,生活曾经一地鸡毛,看闲书写日记可以短暂逃避现实,这种习惯断断续续延续下来。
跑完职场,再也不用朝九晚五,可支配的时间增多,于是开始尝试新媒体文并且自主阅读,一直坚持到现在,还有一丢丢小成就。
我们这些成年人希望小孩子的兴趣爱好一直坚持下去,这是不现实的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眼界开阔,会有新的兴趣爱好充斥他们的生活。
孩子们是这样,我们成年人也如此。比如我自己,书法、运动、读写我都喜欢,而坚持下来的只有运动和读写,书法真的勉为其难。
既然书法给我的生活带不来快乐,更提不上成就,那就果断放弃——我们成年人也允许自己的兴趣中途而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