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剧,是在高强度压力下的人们,最喜欢的减压方式,不得不说,现如今,走红的喜剧演员都具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长得喜庆”。
在我们熟悉的喜剧表演中,恐怕很少能让观众感受到,不喜庆的脸,也能成就喜剧。而巴斯特.基顿在一百年前,就拥有了这样的标签,“冷面笑匠”是人们对他的评价。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无声电影盛行的年代,基顿的喜剧可以与卓别林的媲美,然而又不同。默,是看完《福尔摩斯二世》以后,影片给我的最大震撼。
严肃表情下的基顿,夸张的动作演技诠释着一百年以前的喜剧元素。巴斯特.基顿,生在一个杂耍世家,原本擅长的杂耍,综合电影发展的各种元素,构成了默作的经典《福尔摩斯二世》。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电影放映员基顿,工作之余研究《how to be a detective》。在对自己心爱的女孩凯瑟琳求婚的日子,花一美元买了一份糖果。为了表示诚意,偷偷改成了四美元的价签。在情敌出现的日子,因为这一笔,成了遭受情敌陷害的完整巧合。
此时,他被误认为自己就是偷走凯瑟琳父亲怀表的小偷。婚约因此而取消。
在跟踪情敌,无果的情况下,他回到了放映室,开始了他的电影放映工作。电影中的表演画面正好与他的处境相同,影片中珍珠项链被偷走了。于是在梦境中,基顿自己带入了福尔摩斯二世的角色,经过各种惊险的特效,最终破案,成功救出了女主。
说到惊险的特效,跟现如今的特效镜头不同,各种不同场景的剪辑,加上人物动作的持续惯性,表现出来的碰壁,冲突效果,看起来简直是喜剧完美的呈现,不同场景的转换,自然流畅,一点都没有多余的冗杂。人物的动作、状态表现的淋漓尽致。
原本的骑手早已摔飞,而基顿随着摩托车一刻不停,他穿过拔河的队伍,穿过惊险刺激的火车轨道,穿过断桥(两辆卡车正好会车,搭起可以通行的部分),最后摩托车进入被绑的女主房间,基顿一脚踢飞歹徒,成功救出女主。
最后,凯瑟琳在搞清楚了真相以后,前来找基顿。不知所措的基顿,透过放映机,看到影片里的每一个动作,并一步一步地模仿,让两位的爱情,画上了一个和谐,完美的句点。
![](https://img.haomeiwen.com/i18340565/ee7b27ea7163e2f9.jpg)
现实+梦境+现实的表现,真的让人叹为观止,影片虽然只有短短的45分钟,可是对故事完整性的诠释一点都不输于如今的制作,一百年以后看来,仍然值得回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