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劲人生
小A对于他的人生总有不平,总觉得自己三十多年的人生干什么事都比别人费劲。
比如求学,他经历的失败总比别人多一倍,中考失利,高考考两次,考研考两次,四六级亦是,虽然他真的很努力。
工作也很不顺,因为家事,错过了校园招聘,以应届生应聘社会生的岗位,困难冲冲,最后确定了一家新创业公司,那个时候同届同学的工资高她2000,干了不到一年跳槽,到了一家梦寐以求的大公司得到了一个好岗位,结果不到半年,领导离职,剩下他一个人守着办公室半年,终也没守住。后来各种折腾,从事的岗位一直在变,似乎什么都了解,又其实都不专业。他一直在感叹,自己这么一个坚持的人,在工作上如此见异思迁,常常羡慕那些一个领域精钻细研的人,怎么都会熬成专家。
于是,他半夜爬起更新朋友圈,痛诉“费劲”。
一石激起千层浪,第二天一上线,他就收到了各种私聊或回复。
在小A眼里一直是精密考试机器B说:“我已经习惯交N次考试费了,总比别人费点劲。”但其实不论托福和博士学位,单拿出“国际精算师”的头衔来就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
小A一直羡慕生活潇洒的C说:“别的同学孩子都上幼儿园了,我们前几年不想生,结果现在想要孩子,怎么就这么难”
D说:“你好歹总能重来,我谈一次恋爱就结婚,做一份工作7年还没找到任何乐趣,巴不得有‘费劲’的勇气……”
原来,我们摆在人前的都是费劲后的结果,个中甘苦只有自己明白;然后我们再去羡慕别人的结果,自怜自己的甘苦,觉得天下我最不幸。
其实,人生路上千万里,谁又比谁少费劲?
关于毫不费力的背后
小E总觉的周围的某些人揣着些特殊的能耐,有的是别人无,他独有的特长,有的是某种技能。
譬如,同学赵,写得一笔好字,当年,大一第一次班会,赵自我介绍,提及姓名时,他捏起粉笔唰唰在黑板上写下一句与之相关的古诗。那字清雅庄重,笔力遒劲,举座震惊。
此后多年,赵以书法见长,并从事了相关工作。
又如,前同事李,是位兢兢业业的编辑。但每次逛街,她总能在街头小店满坑满谷的衣衫中选出精品。
李曾对她说,分辨真正的外贸原单和仿制品的区别在于针脚。“外单要求3公分12针,仿制品一般都把针脚放大。”“日本的服装最讲究,不会露包缝线在外面……”
她对职业买手李崇拜的一塌糊涂,一购物就去拉她。
甚至,刚来的实习生F,盖章都让她刮目相看。有一次小E负责做聘书盖章,因为硬纸材质,她自己折腾了好几次,要不盖的太深,染色了,要不太浅,一个字看不清,后来补盖,刚好F过去顺便帮盖,结果人家一步到位,清楚美观。
直到有一次听王的好友说王在大学时在学校盖章办公室做过几年勤工俭学。小E恍然大悟。
而后她旁敲侧击李,原来她的第一专业是服装设计,布料,做工都是她的专业所必备。
对于赵的字,在一次饭局上聊天,大家羡慕不已,赵说:“家里世代刻碑,如果不是考上大学,我或许还在山里,或许还在刻碑”。
原来,这些所谓的才华都曾是谋生必备的经历赋予技艺,而你以为你看到的就是全部。
关于幸运
小G的朋友M,从小家境优厚,在别人寒窗苦读的时候,她却在家人安排下进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混混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好工作。工作不到一年,已在一家大公司有了像样的职位,认识她的人都觉得她运气好。
又因一个机缘,和朋友相约创业。起初就是玩谁知不到一年,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被业内喻为传奇,于是干脆辞去工作,全职投入。
小A认识她时,在她的店堂,游人如织,顾客如云。如好多人一样总结她的运气好。在闲聊时,文学青年小A看到商品定位是年轻人,随口说“可以抓文艺青年的心,做些名著、名剧里的经典玩意儿——林黛玉的帕子,冯程程的雨伞,或者顾曼桢的戒指,张爱玲的《十八春》里,世钧送给曼桢的戒指……”
M边听边笑,小A边胡说边笑。后来小A忘了帕子、雨伞或戒指,直至许多日子后,她生日的时候收到了一份快递。拆开包装,礼盒里是手工做的艺术盆景——一株向日葵,盆景旁还有个小小首饰盒。
那是一枚戒指,戒面上刻着向日葵,与盆景相呼应。然而戒面下的指环紧紧缠着红毛线,一如我当初形容的缠法,《十八春》里顾曼桢的缠法。
小A除了感动,更多是沉思。
原来,M的幸运不在于运气,而是在于她的用心和执行力,或许还有更多,但谁都不会轻轻松松就成功。
三个简单朴素的小故事,是A的,B的,赵的,李的,其中也有你的,我的人生。
平常而不平坦,
平淡而不平铺,
平凡而不平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