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肥皂水效应,是由美国前总统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提出,含义是将批评夹在赞美中,将对他人的批评夹裹在前后肯定的话语之中,减少批评的负面效应,使被批评者愉快地接受对自己的批评。以赞美的形式巧妙地取代批评,以看似简捷的方式达到直接的目的。
肥皂水效应的产生是源自于人们内心对赞美的渴望。当人们听到外界的赞美就会产生愉悦的情绪。这个时候,再用委婉的语言来指出对方的不足之处,就会变成一种激励和鼓舞。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98323/1fbf8f373bd9aed0.jpg)
二、来源
1923年,约翰·卡尔文·柯立芝成为美国总统,他有一位漂亮的女秘书,人虽长得很好,但工作中却常因粗心而出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漂亮的小姐。”这句话出自柯立芝口中,简直让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也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同样能把公文处理得像你一样漂亮的。”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在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了。一位朋友知道了这件事后,便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的?”柯立芝得意洋洋地说:“这很简单,你看见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吗?他要先给人涂些肥皂水,为什么呀,就是为了刮起来使人不觉痛。”
心理学“肥皂水效应”——秒懂心理_腾讯视频
三、案例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在校园里散步,突然见一男生正用泥块砸本班的同学,先生当即斥责,并责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来。放学后,陶行知见男生正规规矩矩地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便掏出一块糖果给他,说:“这是奖励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男生惊恐地接过糖果,眼里透着怀疑。 随之,陶行知又掏出第二块糖果给他,说:“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时我阻止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还是尊重我的,所以应该奖励你。” 男生更加惊慌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男生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同学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又欺负女生,你是为了别人而砸他们,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人做斗争的勇气,这更应该奖励你。” 男生很感动,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我知道错了。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他,说:“你能够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果,可惜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给完了,我们的谈话也到此结束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98323/593c5426d02d916a.jpg)
四、启示
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赞赏,是每一个人正常的心理需要。而面对指责时,不自觉地为自己辩护,也是正常的心理防卫机制。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会努力去满足下属的这种心理需求,对下属亲切、鼓励员工发挥创造精神、帮助员工解决困难。相反,专爱挑下属的毛病,靠发威震慑下属的管理者,是无法在团队中真正树立起威信的,在很多时候,睿智的管理者会发现,赞美比批评要有力量得多。
(本期分享人: 人力资源部 许小青)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98323/4d0efcdf4f07123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