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杂阿含经976

杂阿含经976

作者: Dhamma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12:18 被阅读0次

尸婆经:本经叙述尸婆外道问佛,甚么为学?佛告以三学,乃至不造诸恶,常行诸善。

(九七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外道出家,名曰尸婆ⓐ,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云何為学①?所谓学者ⓑ,云何学②?」

佛告尸婆:「学其所学③,故名為学。」

尸婆白佛:「何所学④?」

佛告尸婆:「随时学增上戒⑤,学ⓒ增上意⑥,学增上慧⑦。」

尸婆白佛:「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所作已作,捨ⓓ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当於尔时,復何所学⑧?」

佛告尸婆:「阿罗汉学其所学若阿罗汉比丘诸漏已尽,乃至正智善解脱,当於尔时,觉知贪欲永尽无餘;觉知瞋恚ⓔ、愚痴永尽无餘,故不復更造诸恶,常行诸善。尸婆!是名為学其所学⑨。」

时,尸婆外道出家闻佛所说,欢喜随喜,从坐起ⓕ去。

[校勘]

ⓐ 「尸婆」,巴利本作 Moliyasīvaka。

ⓑ 「学者」,巴利本作 Sandiṭṭhika dhamma。

ⓒ 大正藏无「学」字,今依据宋、元、明三本补上。

ⓓ 「捨」,宋、元、明、圣四本作「离」。

ⓔ 「瞋恚」,宋、元、明、圣四本作「恚瞋」。

ⓕ 「起」,宋、元、明三本作「而」。

[註解]

①云何為学:(以本经法义应指的是「学法」;但依别译杂阿含(210)经法义,则指「有学」?) 尚待议。

②云何学:该如何修习?

③学其所学:修习他所应修习的法。

④何所学:甚麼是所应修习的法?

⑤增上戒:崇高的、有助益的戒律。

⑥增上意:即增上定,依增上戒所引发的定。

⑦增上慧:依增上定而引发的智慧,是為无分别智。

⑧復何所学:还有甚麼应修习的法吗?

⑨学其所学:都学完了;这裡的「学其所学」即是「无学」之意。

(此「学」指领悟,即成就阿罗汉后於日常生活上如法行;亦即已无应学之法了,故说「无学」。-kevin)

译文

九七六、尸婆经:本经叙述尸婆外道问佛,甚么为学?佛告以三学,乃至不造诸恶,常行诸善。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

那时,有一位外道的出家人,名叫尸婆,来诣佛所,和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后,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说:「瞿昙!甚么为之学?所谓学者,怎样叫做学呢?」佛陀告诉尸婆说:「学习其所学的,故名为之学。」

尸婆白佛说:「甚么是其所学呢?」佛陀告诉尸婆说:「随时学习

增上之戒,学习增上之意,学习增上之慧。」

尸婆白佛说:「如果为阿罗汉的比丘,其诸漏都已尽,所作已作,已舍弃诸重担。已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善解脱。当于那个时候,又有甚么应该要学的吗?」

佛陀告诉尸婆说:「如果为阿罗汉比丘,其诸漏已尽,……乃至正智善解脱的话,则当于那时,已觉知贪欲永尽无余,觉知瞋恚、愚痴永尽无余,因此之故,更不会再造诸恶业,而常行诸善。尸婆!这名叫做学习其所学。」

这时,尸婆外道的出家人,听佛所说,欢喜而随喜,从座起而去。

[对应经典]

《别译杂阿含经》卷十一第210经。

相关文章

  • 杂阿含经976

    尸婆经:本经叙述尸婆外道问佛,甚么为学?佛告以三学,乃至不造诸恶,常行诸善。 (九七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

  • 我读《阿含经》随笔:第976~979经

    《杂阿含经》原文请自行在网络上搜索。 1 尸婆问道 976经,尸婆问佛陀:“云何为学?所谓学者,如何学”。佛陀告诉...

  • 南传佛教经藏与阿含经在线ahanjing.top

    www.ahanjing.top , 在线阅读北传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的白话文,南传上...

  • 杂阿含经

    卷二 46 三世阴世食经 卷二 42 七处经 卷四48 耕田经 卷五109毛端经

  • 杂阿含经

    众生于无始生死,无明所盖,爱结所系,长夜轮回生死,不知苦际。 当善思惟,观察于心。所以者何?长夜心为贪欲所染,瞋恚...

  • 《杂阿含经》

    (一)闻如是。一时佛在拘萨国。多比丘俱行往竹中。一竹中止。行止[阿-可+聚]中柏树间。在时佃家婆罗门。姓为蒲卢。一...

  • 杂阿含第346经,不善业断

    杂阿含第346经(书348),不善业断

  • 杂阿含经980

    [导读:杂相应 (1/2)] 《杂阿含经》「杂相应」的内容為本卷第980~992经和卷47第1241~1245经,...

  • 《杂阿含经》845经

    1.845经概要 离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之五恶,对佛法僧不生疑惑,对苦集灭道四圣谛如实知见,即能不堕恶道,得...

  • 《杂阿含经》 561经

    重点要点:此经,阿难回答婆罗门:出家作为佛子的目的,是为了断爱,断爱是依如意足。 为什么修梵行?(为了断爱)—→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杂阿含经97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rt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