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初次接触传统文化。
是参加区教育系统承办的传统文化大讲堂的学习。后来又举办了一次,我还拉上了妻子和孩子一齐去听课,让我们受益匪浅。
回家后,我又观看了大讲堂上发的宣传视频,看全国几个地方举办的论坛录像
“认识”了许多在传统文化方面现身说法的多位老师,他们的事迹,有的让人感动,有的让人警醒,有的让人大彻大悟,有的让人“猛回头”,有的让人“放下屠刀”......
总之,他们的言传身教为我们这个和谐的社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他们有工人,农民,警官,企业家,老师,有“浪子”涉及各行各业的人。
虽然,有的老师说传统文化能治疗癌症这一观点还有待于商榷,但结合中国传统的医学——脉络学,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
我学习传统文化之后的最大体会是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根据传统文化的理论:我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所谓的好日子,是父、祖辈积德庇佑的结果。
厚德载物,没有把德积淀厚了,再多的物质也是受用不起的,都会快速失去。
这个德,首先要有祖辈的积善行德,我们这些后代要继续跟着往上面施水浇肥,添砖加瓦。
如果把你家目前的家业、家传,比作一颗大树,我们往往只关注大树的枝繁叶茂,花果累累。而忽视了大树的根——我们的父母,我们的祖辈。
【3】
所以,要想大树长得好,我们要更多的往根上施肥浇灌,那就是行孝。而不是往树枝喷洒,往树枝喷洒的都是农药。是本末倒置。
确信吧,一个懂得孝的家庭,这个家的各方面都是顺山顺水的。
否则,不知道自己的子孙后代在哪个环节就会出现问题。
这又牵涉到传统文化里的因果——种种子的原理,也就是传统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理论。
就是说,现在种下的种子,早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开花,结果。就看你种下的什么种子?
【4】
积德的第一步,首先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
学习完传统文化后,我的心态比以前变得更加温和。
以前,见父母,认为他们就是我的爹娘,但心态还不能放到最低处。
父母毕竟受文化、年龄等各方面的影响,比如喜欢唠叨,说话翻来覆去,那时的我有事就有些不耐烦。
甚至,他们一唠叨,我就借故走开一会。
学习了传统文化后,我心里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聆听父母的唠叨确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于是,我再次到父母跟前时,当谈话冷场时,我总是提一个以前他们熟悉的事情,作为话题,引导他们来说。
他们就会来了兴致,侃侃而谈,谈到高兴处,父亲还会和母亲争论一下某个环节见解不同的地方。
父亲就会提高了嗓门,说“不是这样的,是这样的”,于是把他掌握的情况,简单的描述一遍。
此时,母亲看父亲的嗓门已经提高了八度,就赶紧说,“是的,是的,就你说得对,听你的,跟你过一辈子,一碰到讨论问题就像吵架。”
而我在一旁偶尔插一句。
每当看到这种情况是我最幸福和最愉悦的时候。因为,孝顺,就是顺父母之心。
【5】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现在还有父母让我们去养活,为时不晚,抓紧吧,我对自己说。
行文快结束时,老觉得少了点什么,抓耳挠腮一番后,想起来还有一点很重要 :孝顺父母,就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心。
我们哪怕日子苦一点,生活艰辛些,都要把这些善意地埋在心底,把幸福的一面对着爹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