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微博关于“养老金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的话题在短时间内被引爆。
一夜之间,大家突然开始担心自己到了退休的年龄后无法按约定领取养老金,不知道是否该继续缴纳社保。
其实,在担心之前,我们或许更应该先了解我们担心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
社保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百度百科对社保的定义: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
以上这段超过50字的定义,读起来都觉得绕口,我们来说人话。
丧失劳动能力——比如老人家,还有生宝宝的朋友也会短暂失去劳动能力。
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比如失业的人。
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比如生病、受伤的人。
所以,通过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社保包含的保险分别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以及生育保险。
而这些保险,目的是为国民提供全面的基础保障。
只交社保就够了吗?
既然社保能让我们生活得到保障,那么只要按时交社保就高枕无忧了吗?
当然不是的!
前总理朱镕基曾经说过:“社保只是‘保’,而不是‘包’。”
也就是说,社保只能为我们提供最基本的保障,但无法百分百满足我们的安全感需求。
下图是广州2017-2018的社保缴费比例。
以养老为例,我们来看看社保能为我们带来多大的保障。
(以下为计算题,大家做一下笔记,期末可能会考。)
假设广州的小明22岁参加工作,60岁退休,每月工资都是1万元。
那么,这38年间,小明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10000×8%=800元,公司每月为小明缴纳的养老保险=10000×14%=1400元。
个人缴纳的部分直接进入了小明的个人账户进行累积,且会产生一定的利息。而单位缴纳的部分进入政府的统筹基金,用于发放给现在的退休老人。
那么,38年后,小明60岁,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退休老人,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会来自两个账户: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
①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②统筹账户养老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 2 × 缴费年限 × 1%
(注:60岁退休,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为139。为简化计算,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假设为1。)
所以,小明在退休时每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分别为:
①个人账户养老金=(10000×8%×12×38)÷139≈2624元
②统筹账户养老金=(10000×1+10000)÷2×38×1%=3800元
每月一共可以领取养老金=2624+3800=6424元
退休之后啥都不干,每个月可以按时领取6000多块,感觉还不错对不对?
但是,别忘了这个世界是有通货膨胀的。
过去10年,我国的通过膨胀率为1.4%-5.4%不等。而且,用于计算通货膨胀的还包含一些跟我们日常生活并不相关的金属商品,例如铁,铜等,如果只看与我们相关的肉价菜价,甚至可能高达8%-10%。
那么,我们乐观一点,假设理想状态下未来以后每年的通货膨胀率均为3%。
假设小明现在每月需要3000块来保证最基础的生活,那么到他退休的时候,为了维持生活,他需要3000×(1+3%)^38=9224元。
维持基本生活需要9224元,而社保里的养老金每月只有6424元,明显是不够用的。
而这仅仅只是养老保险,可想而知,医保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医保只能给我们提供最基础的医疗保障,但在面临重疾的时候,医保根本无法覆盖随之而来的医疗费用。
所以,即使养老金在2035没有耗尽,光指望社保来保障未来或者下半辈子的生活,也是不现实的。
社保不够,商业保险来凑
与社保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不同,商业保险是根据个人、家庭具体的收入能力和财务目标量身打造的财务计划。
商业保险,既能解决走的太早的风险,又能解决活得太久的问题。
具体而言,假设产品没有对收入进行限制,不做其他估算的情况下,如果小明认为自己的收入能力值价值100万就可以配置100万的重疾险。
即使医疗费用只花了10万,保险公司仍会赔偿100万来弥补小明收入能力的损失。
如果小明需要9224元来保障自己退休后的生活质量,那么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以投资或保险的方式去定存自己的养老金,而不必只指望社保。
写在最后
首先,我们要明确:交社保是有必要的。
按时缴纳社保除了能让我们用较少的钱获得基本的保障之外,还能带来额外的福利:比如很多地方会把缴纳社保的年限作为房贷、车贷、落户等等的重要指标。
其次,我们要知道:只有社保是不够的,还需要商业保险作为补充。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消费习惯和未来预期,去DIY自己的未来规划,从而不止是获得基本的保障,而是让自己及家人过上理想的生活。
想要获取更多的保险资讯或者对家庭保障计划进行咨询,可关注我的公众号:添现保保。
期待与你相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