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是世界各民族中最古老的行当。人类从树上下来时就有。盖房子,造舟车,制做弓弩、箭矢什么的,都是木工活儿。木匠是受欢迎的工种。人类总要嫁姑娘,娶媳妇。这就要打嫁妆、做家具。做木工活不请木匠请谁。因为受欢迎所以受尊重。据说,直到迄今,在我国有些乡村请工吃饭,木匠、石匠和铁匠是要坐上座的,而其他工匠没有这个资格。
每当农闲或漫长的冬季开始时,木匠们就该来了。他们常常挑着挑子。挑子的一头是大中小各种型号的锯子,另一头是只木箱。木箱里装着大大小小的刨子和斧凿。俗话说不以规矩不能方圆。木匠们的划线工具除了直尺、拐尺外,还有一个叫做墨斗的东西。墨斗棉线的另一头有个木头或竹子做的小钩子。那个小钩子有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叫“代母”。据说,起先小木匠干活的时候总是要老娘帮着扯线,看着老娘在木料的两头跑来跑去,小木匠实在不忍,就发明了这个工具。“代母”能钩住木头的直角,该收时木匠把线一弹,“代母”就会从木料上滑开。
木匠们做活的地方,天暖时一般在农家的场院里。天冷常常在主家的闲置的厅堂里。厅堂中央常常燃着一盆炭火,木匠们边取暖边做活儿,有时也用那炭火熬胶。
早年,木匠们干活常常从伐树开始。伐树可以用斧也可以用锯。被伐倒的树木叫木材。枣槐榆梨等木材通常被称为硬料,适合做家具的橕、腿儿。泡桐、樟子等木材被通常被称为软木,适合做家具的装板。被伐倒的树木要真正成为木材,有的要风干,有的要火烤。风干树木短时要一年半载,长时要三年五年十年八年。
做橱柜、桌椅、门窗和床等家具的都是些寻常木匠。那些建造宫殿、庙宇和亭台楼阁的木匠可就是些能工巧匠了。可惜,我们中国没有重视工匠的传统。那些著名建筑的设计者和建设者,怎么都该在历史上重重留下一笔。搁眼下,他们都该是些高级工程师、教授或副教授。
据说北京故宫主持设计者是蒯祥。相传故宫一共有房间9999.5间,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4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2米,长3400米的宫墙,形式为一长方形城池,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建筑材料怎么进,建筑垃圾怎么出,仅此一项怕就够现代人头疼的了。据说,当时的做法是先挖护城河取土,土用来烧砖瓦。护城河行船可进出建筑材料和建筑垃圾。等所有的工程都竣工时,护城河不仅成了故宫的安全屏障,而且成了北京城的景观。故宫的建设绝对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如此说来古人考虑的是多么精明、精细、精确。
人类在战胜不了自然力时往往请出神来帮助。据说在建造故宫角楼时,工匠们遇到了麻烦,还是鲁班用蝈蝈笼给工匠们启发,使他们破解了设计上的难题。鲁班作为木匠石匠铁匠的共同偶象,再次帮助工匠们度过了危机。
时代的进步在木工工具上表现为出现了木工机床。木工机床集锯刨雕凿功能于一身。劳动效率也几倍几十倍地提高了。木工或木匠这个称谓或许将要消失。家具也演化成了家具模板的组合。那种能雕龙能刻凤能绘画的木匠只有古民居老家具上还有。我们只有在那些老古董上才能看到他们的手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