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斋志异 > 卷三 西僧

聊斋志异 > 卷三 西僧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3-07-06 21:08 被阅读0次

卓锡拼音:[zhuó xī]解释: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基本意思是踢:鞠(踢球)。踏:踏。一蹴而就。[cù ]

鬣拼音:[liè ]解释:某些兽类(如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

落伽,拼音为luò jiā,基本意思是山名。即普陀。

【原文】

西僧自西域来,一赴五台,一卓锡泰山,其服色言貌,俱与中国殊异。自言:“历火焰山,山重重,气熏腾若炉灶。凡行必于雨后,心凝目注,轻迹步履之,误蹴山石,则飞焰腾灼焉。又经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峭壁插天际,四面莹澈,似无所隔。又有隘,可容单车,二龙交角对口把守之。过者先拜龙,龙许过,则口角自开。龙色白,鳞鬣皆如晶然。”僧言:“途中历十八寒暑矣。离西土者十有二人,至中国仅存其二。西土传中国名山四:一泰山,一华山,一五台,一落伽也。相传山上遍地皆黄金,观音、文殊犹生。能至其处,则身便是佛,长生不死。”听其所言状,亦犹世人之慕西土也。倘有西游人,与东渡者中途相值,各述所有,当必相视失笑,两免跋涉矣。

【翻译】

有两个和尚从西域来到内地,一个直赴五台山,一个投奔到泰山,他们的服饰、相貌和语言,都和中国内地的人完全不一样。那西域和尚自称:“我们从西方来到这里,路过火焰山,那山层层叠叠的,人在山上走,就像在炉灶上被热气熏蒸着一样。所以必须在雨后赶路,走路时还要全神贯注,目不转睛,步履更是要十分轻盈,否则一旦不慎踢着山石,‘腾’的一下就会窜起火焰被火灼伤。我们还经过了流沙河,河中有水晶山,山上的悬崖峭壁直插天际,四面晶莹透明,隔山看去好像没有什么遮挡似的。山上还有一处要隘,非常狭窄险峻,只能容一辆车通过,守关隘的是两条龙,它们角对着角,口对着口地把守着。行人要打此关经过,必须先向龙行礼。龙允许通过后,它们对合在一起的角和口就自然分开了。那龙是白色的,身上的麟片以及嘴边的龙须就像水晶一样晶莹透明。”西域和尚还说:“我们在旅途上已经辗转旅行十八年了。当初离开西方时是十二个人,到了中国后只剩下我们二人了。西方盛传中国有四大名山,它们是泰山、华山、五台山和普陀山。相传山上遍地都是黄金,山上的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栩栩如生,跟活人一样。还传说如果谁能到四大名山,就可以立地成佛,长生不死。”听了他们这一番话,才知道西方人羡慕东方,就跟我们羡慕西方世界是一样的。假若东方的西游人与西方的东渡者在中途相遇,各自叙述一番自己的向往,一定会相视失笑的,同时也可以免去双方长途跋涉的辛苦了。

【点评】

本篇和卷十一《齐天大圣》均可看到吴承恩《西游记》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影响,见出蒲松龄的文言小说在化用白话小说方面的功力。

就世俗而言,小说表达的意思是道听途说不可靠;就佛理而言,小说阐述的是禅宗思想,即佛在心中,不假外求。六祖慧能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小说阐明的正是佛教禅宗的道理。

相关文章

  • 《聊斋志异》短篇集 五十 西僧

    蒲松龄 原著 两僧自西域而来,一赴五台山,一挂杖泰山。他们服色言貌,皆与中国大异。西僧自称:“历经火焰山,...

  • 读《死僧》

    --------整理电脑翻出了以前的一篇读书笔记 《死僧》《聊斋志异》(卷七)第九篇 某道士云游日暮,投止野寺。见...

  • 食之禅,诗之禅——寿安寺素斋

    出自《五灯会元》卷六,记西川灵龛禅师之事。 僧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 师曰:“出处不干佛,春来草自青。” 西川...

  • 聊斋志异——长清僧

    山东长清地方,有位道业高深、品行纯洁的老僧,八十多岁了还很康健。一天,他突然跌倒起不来了,寺里的僧人跑过去抢救,一...

  • 聊聊斋,谈超我之《僧孽》

    聊聊斋,谈超我之《僧孽》 ——精神分析下的《聊斋志异》 原文 僧孽张姓暴卒,随鬼使去见冥王。王稽簿,怒鬼使误捉,责...

  • “聊斋”世界里的“元宵节”都发生了什么?

    好不容易丢了的《聊斋志异》第一卷终于找到了。心情是无比激动啊,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四卷本《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是...

  • 【白话聊斋】西僧

    从西域来了两个和尚,一个到了五台山,一个留居泰山。他们的服色语言和相貌,都跟中国内地的人很不同。 ...

  • 硬读《随园诗话》(133)

    卷四(九)僧无称“郎”之理,而北魏谚云:“支郎眼中黄,形躯似智囊。”是僧可称“郎”之一证。魏有三高僧:支谦、支谅、...

  • 聊斋志异‖僧与狐妖

    古有一僧,苦守一寺,医术超群,心怀慈悲。终日于山下救济世人,不收分文。 一日,岁暮天寒,归途遇一断腿狐妖,医者仁心...

  • 聊斋志异16--长清僧

    长清县有位道行高深、品德高尚的老僧。70多岁还特别康健。有一天跌倒起不来,寺里的僧人跑过来抢救他,他已经圆寂了。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斋志异 > 卷三 西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ul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