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永远不要“学”

永远不要“学”

作者: 夏雪婴 | 来源:发表于2017-09-04 10:20 被阅读34次

    多年前, 遇到一个居住在义乌的澳洲籍印度商人,带着三岁多的孙女与我们一起吃晚餐。 席间他和我说起孙女在语言上的趣事: 因为他的儿媳是澳洲人, 在义乌的家里请了一位住家的中国阿姨,因此印度语(Hindi),中文和英文是家里的常用语言, 为了生存, 他的孙女三种语言都听得懂, 并且除了印度语, 其他两种语言的水平不相上下, 交流更是自如。
    当时初出茅庐的我只顾着羡慕人家出生在多语言环境的家庭中, 而听完仍是我行我素。
    很多年后, 当我亲身经历并目睹了我周围人在多语言环境中的变化时, 回想此事才恍然大悟, 原来在语言中为了生存而用 才是重点, 因为那才是刚需。

    用英语

    在新西兰, 孩子年满五岁就可以进入小学, 根据孩子性格不同, 如果家长认为孩子经过一段小学生活后感到仍不适应, 是可以要求回到幼儿园(学前班)的, 当然, 2018年要实施的新的政策是: 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最晚6岁进入小学, 但如果一旦决定入学, 就不可以再回到幼儿园。
    新西兰的小学没有课本, 一切都是老师根据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分级进行学习的。 阅读是最重要的环节。 从进入小学第一天开始, 孩子都会跟随老师开始阅读, 白天老师会根据阅读水平对孩子分别辅导, 所阅读的书晚上也要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再读一遍。
    小学6年中,阅读理解能力的级别从1-40,然后是半独立、完全独立。这些级别的划分,不以你在读的年级为标准,而是根据孩子的真正阅读理解能力。
    作为一直对英语学习有固化认知我, 觉得学习外语的过程就是字母-音标-单词-句子, 因此最初在图书馆帮孩子选书时都是从只有单词的图画书开始的,并要求孩子重复阅读每本书直到读顺了,完全认识了再读下一本。

    弟弟在入学第一周拿回来的书就让我很差异, 都是相对比较长的句子。 作为一个大字母不识的弟弟,只是照猫画虎的拿着Magic Finger 点点读读, 同时,老师每天会用歌曲的方式交给他1-2个字母, 如此进行了三个月。 忽然有一天, 弟弟在餐桌上自编故事时, 说到一句话:"He is walking in the path", 之后自己又更正成"He is walking on the path. " 而这一句正是几周前在阅读的一本书中的部分文字。
    作为完美主义哥哥,在初来新西兰的近半年时间因为害怕犯错, 几乎不愿意说任何复杂的句子。 但因为有交友的需求, 在找到固定的朋友后在同学间开始学习沟通;在将近一年之后, 因为要记录自己快乐的心情, 要与同学商讨实验过程和结果, 开始写短文,并经常从阅读书中摘抄自认为好的文字; 因为要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迫不得已之下开始与店员说话......
    在新西兰, 社会上有不同级别的成人社区英语课, 价格从两刀到十几刀一节课不等, 通常绝大部分都属于日常英语(General english), 而其中教授不少所谓套路: 如何看病, 如何打电话, 如何与人寒暄, 所有这些都是基于"用"的原则, 即便对于学习了很多年英语的外国人都非常受用。
    推而广之, 又有哪一种真正的学习不是为了用而学呢? 为了交报告而学做PPT, 为了扩大自己的活动半径而学习开车, 为了更好的养育孩子而学习育儿......

    顺便说句题外话,我们学不好外语原因很复杂, 其中一个可能是因为我们母语不好。 例如对于成人来说, 学习外语时掌握正确的方法论的确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像英语学习中的词性, 主谓宾,定状补等, 成人在学习母语时对这些内容的学习不足造成在学习外语时无法归纳总结,举一反三。 如同菲尔普斯的教练在游泳这门技能上永远无法超越他, 但却能教出菲尔普斯这样的世界冠军, 方法论功不可没。
    有人做过统计, 现在纽约时报一周的信息量相当于18世纪一个人一辈子所接受的信息量, 在急于跟上潮流的同时, 或许可以先静一下, 想想我们目前需要用的是什么, 让"我要用"代替"我要坚持", 并将“用”持续七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永远不要“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us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