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山西人,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生活在三晋地界里。在山西方言里,读“水”为fu,与普通话里的“福”同一个调门。其实不仅在山西方言里,包括南方在内的诸多地区,虽文化风俗,风土人情甚至饮食习惯大有不同,但同样也读“水”为“福”,甚至像台湾方言里也如此。
据笔者所知,在山西片的明清官话里,压根儿就没有读“shui”的字,“水”“谁”“睡”都读“fu”。此外“凹凸”读wā tū,“斜”读xia,“衰”读cuī等等。为什么会这样,这是音韵学家们的事儿,咱外行不甚了解。但读“水”为福铁定是有一种内在的精神需求在其中的。
过年时,家家户户的院门上都会贴上一张斗方大字——福(两扇门则贴一对儿福)。不过,如果你弱弱问一句:福究竟是什么或嘛感觉?文化人大概会回答福泽,福佑,福荫,福祉什么的,老先生的话会摇头晃脑告诉你:神祖保佑谓之福,故而要把祭祀当回事儿;礼节完备,举止周到谓之福,《红楼梦》第三十九回:“刘姥姥便知是贾母了,忙上来陪着笑,福了几福。”庄稼人呢大概会嘿嘿一笑,挠挠头:那满满当当的水缸里不全是水(福)嘛。
从十多年前始上溯至无限远的年代里,在乡间,家家庭院里都有口大水缸,有钱人家那就更不用说了,水缸的样式美观,造型精致,数量也多,有的甚至放在庭院中最显眼的位置,代表着在庭院摆设里不可或缺的地位。北京的紫禁城中最开始有三百零八座大水缸,现存十八口,其中太和殿前有四口。
放在厨房侧旁的水缸自然主要是供膳食饮用,取自新鲜井水。其他呢基本就属消防设施了。大户人家房屋多,庭院深,自然得多配水缸。有意思的是,你看那“灾”字,就是一座着火的房屋嘛,也就是说,在古人看来,最难防范的灾祸就是火灾了,唯一的办法也就是多备水了。你所到过的寺庙,大殿前的一溜儿水缸,也是此意。这也就是古谚“水可消灾”的来历吧。
人之吃喝拉撒睡,日日离不开水,消防灭火那更是有备无患,故而须多多储水。此外,水还是福的象征。甭问这是以农耕为主的先民的经验总结。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水多过涝造成的损失比起由旱灾带来的颗粒无收简直微不足道。换句话说,所谓的“风调雨顺”,首先就是雨水要相对多一些。于是,水就升格到了福的高度。
旧时很讲究的人家有许多规矩,所有水缸都保持满溢状态,那叫福满,否则的话,负责挑水的下人就得挨罚了。正月初一一大早,家里的男丁挑水,越早越好,要将水缸甚至锅碗瓢盆都挑满,这叫早水(福)。中国最普遍的庭院样式为四合院,四面厢房合成一口“天井”。而所谓“天井”之意就是井水(福)永不枯竭,源源不断。每当下雨,屋顶的雨水会通过厦坡进而汇聚到天井里,谓之“聚水(福),也就是俗话里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之意。就连选择坟茔,也得一个居高临下,枕山蹬水的地儿,阴间的人也要得到福佑,同时福荫子孙呀。
古之好事文人给酒取别名谓之“福水”,意思是,水之外形,福之实质。令人流连忘返的江南园林,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只是点缀,水才是其中的灵魂实在,或池或沼,或流或泛,如镜如鉴,如梦若幻。淙淙錚錚,潺湲有声,潇潇洒洒,不知疲倦。除了养眼欢颜外,还在提醒着人们:水才是活的真正模样。也的确,在这个世上,如果没了水,几乎所有的生命都会消亡。如此说来,水于世人,千真万确堪为最大的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