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QAS读书笔记

作者: 妮妮小阿狸 | 来源:发表于2022-01-22 11:34 被阅读0次

Q、季羡林的伟大一生。

从童年到青年,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一个关键就是“荣誉感”。

A1、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季羡林这样说:眼前没有红,没有绿,是一片灰黄。

叔父很重视季羡林的教育,先送他读了几个月私塾,然后,正式进入一师附小读小学。

A2、在初中阶段,季羡林打下了英文和古文的坚实功底。

A3、高中三年是季羡林生平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在考试方面,他是绝对的冠军,但他从来没有梦想成为什么学者,什么作家,什么大人物。

A4、季羡林选择了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就读。

清华的老师,性格各异,教课的方法也各有千秋。

其中有两门课对季羡林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一门是中文系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A5、从教书谋生到找到研究方向,时局和选择,成就了季羡林的学者之路。

A6、季羡林的母校清华大学同德国学术交换处签订了交换研究生合同,包吃住,但不包路费生活费。这真是季羡林的救命稻草。

叔父和全家都支持季羡林继续读书,带着七拼八凑的行李,季羡林于1935年离开了家,一人踏上了求学之路。

A7、季羡林最后选定了英国语言学与斯拉夫语言学,又多选了一门南斯拉夫文。

季羡林自己学习梵文,也并非一帆风顺。

A8、平静的校园生活不过两年,中国和德国就都卷进了风暴漩涡。日军开始大规模侵华。德军则频繁出动攻占其他国家,甚至同苏联开战。

精神是苦闷的,形势是严峻的;但是学业仍然照常进行。

哥根廷是个小城,仍然免不了被轰炸。居民们四处躲避的同时,有一批科学家全然不顾,宁愿为科学而舍命。这种精神感染了季羡林,也成为他未来在苦难中坚持学术研究的动力之一。

一住就是十年整,哥根廷几乎成为了季羡林的第二故乡。

A9、苦难的战争结束了,在哥廷根的中国留学生,商议了一下,决定到瑞士去,然后从那里回国。

季羡林终于踏上了回国的轮船。

A10、十年动乱、下放牛棚,季羡林在苦难中找寻到人生意义与方向。

新中国解放后,国家外交需要东方语言的人才,东语系成为全校最大的系,季羡林身为主任要抓教学,还要进行自己的学术研究工作,还要代表国家到访邻国,进行文化交流,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A11、 季羡林在北大当了20年的系主任,担任过全校的工会主席,担任过一些比较重要的社会职务,其中有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代表等等。

俗话说:“树大招风。”因为季羡林反对“造反派”,对方已经为他准备好了莫须有的罪名。

一夜之间,季羡林身上发生了质变:由人民变成了“反革命分子”。

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一是忍受一切,二是离开这一切,离开这个世界。

A12、这次批斗只是个开始。从1967年冬天到1968年春天,隔上几天,总有一次批斗。

这种劳改、批斗和审讯“三结合”的生活,让季羡林感到痛苦绝望。他的脑筋越来越糊涂,心情越来越麻木。

事情的转机在1970年,季羡林从牛棚里被召回当门卫大爷,工作内容无非是看守门户,收发信件。

A13、在这个环境中,写文章倒是可以,但是无奈丝毫没有写文章的心情。最后季羡林决定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两大史诗之一的《罗摩衍那》。

可以说,翻译支撑着季羡林,让他保持清醒保持动力,最终迎来了平反。

A14、1978年改革开放,季羡林重新回到了学术研究工作中。他像枯木逢春,连续二十年,几乎每年都会产出数十篇论文与各类文章。

他的研究涉及了八大方面,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A15、 季羡林得到了举国上下的尊敬与爱戴,温总理曾五次亲自去探望他的病情,并这样评价季羡林:

“您写的几本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敢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但季羡林自己却坚决拒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样的称号。他说“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

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

2009年7月,季羡林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逝,享年98岁。他身上的真诚、淡然、豁达,直至今日,仍在影响中国新一代的人们。

S、《季羡林自传》。

相关文章

  • 《季羡林自传》QAS读书笔记

    Q、季羡林的伟大一生。 从童年到青年,从自卑到自信,从不认真读书到勤奋学习,一个关键就是“荣誉感”。 A1、回忆起...

  • 《季羡林自传》

    季羡林的大名是如雷贯耳,他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季...

  • 《季羡林自传》

    读了季羡林传,明白一点,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普通不过的平凡人,需要的就是按部就班,也许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也许不懂做...

  • 《卓别林自传》QAS读书笔记

    Q1、《卓别林自传》讲述了什么? A1、首先,讲述了卓别林的童年。 不负责任的父亲让原本美满的家庭度日艰难,卓别林...

  • 读《季羡林自传》

    书已经买了很久,对这位国宝级的大师学者早有耳闻,也是从他处知道世界上还有吐火罗这么一种语言。 元旦开始读《季羡林自...

  • 《季羡林自传》(二)

    德国十年,季老对生母和祖国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德国十年,季老"术业有专攻",潜心学...

  • 《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之三

    季老先生正值芳华,留学德国,已经学业有成,取得了博士学位,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回国无门,只好继续留了下来。随...

  • 《季羡林自传》读书笔记之二

    看季老的自传,像听一位老人在絮絮叨叨讲故事。而这一个个故事又那么真切那么鲜活。 今天从先生在清华求学读到留德十年了...

  • 《激情岁月,郎平自传》QAS读书笔记

    Q、《激情岁月,郎平自传》的精华内容。 A1、第一部分,讲述了郎平学习排球,加入国家队,最终成为一代名将的故事。 ...

  • 读《季羡林自传》有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季羡林自传》QAS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yu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