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点“破绽”

作者: 喜欢撰稿的老兵 | 来源:发表于2019-02-09 16:44 被阅读233次
    留点“破绽”

    文/高  旗

            一位邻居,在去年“十一”国庆假日期间,开车带家人去南方自驾游。

            回来后,他讲述了这次新鲜有趣的经历。其中,讲到了让他难以忘怀的,是行驶在云南的高原公路上,那里有个叫“68道拐”的路段。

            第一次在这种路段上驾车行驶,不但让司机们觉得紧张刺激,而且还更有别有风味的新奇感。

            由于行驶在尽是盘山拐道上,路一漫长,驾车人的心情会有些微妙的变化,就是:习以为常。其绷紧的神经,也就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放松起来……

            可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当司机们悠然地放松的时候,路边的护栏的变化,让人又马上恢复了刚才的紧张状态!

            原来,正常的路边的防护栏不是铁架了,而是稀稀拉拉的石埻。这些石埻之间的间隔,大约有一尺左右的空隔。而路外,就是很深的山崖……如果,稍不留神,车子失控撞上石埻的话,冲出石埻掉入悬崖,生命是无法保全的了……

            是谁这么设计的?!在好好的铁护栏中间,活生生地给断开了,竟然按上了几个石埻——真正成了“吓人唬道”!而且还是在,这条路段所处的悬崖最高点……

            当驶过石埻护栏的路段后,驾车者的高度紧张状态,才又开始平复下来……

            这就是这条盘山道建筑设计的高明之处:在最“危险”的路段上,故意设计出个“破绽”来,让过往的司机们,在刚刚的“习惯”中又恢复了高度紧张状态,时刻明白:险情就在身边!使人们在“习惯”常态中,马上克服掉以轻心的心理,继续保持高度的清醒。最终达到行车安全的目的。

            可以说,这位邻居,在假期这次自驾游中,不仅获得了景物上的观感收获,更是得到了心灵和智慧上的启迪。

            不由得也让我,想起了四十多年前的那次收获。

            那是在七十年代初,我在通信兵训练队,学习无线电报务通信技术。

            在快到学习结业的时候,训练队安排学员们,学习最后一项科目——军事地形学。

            一周后,训练队组织学员进行野外实地训练成绩考核。

            负责考核的卢教官,也是这个科目的授课人。他在题板上写出了几道考核题,学员们赶紧把考题抄在本子上。然后将按照题目内容,大家去野外实地操演。

            在抄题的过程中,我发现了有一道题的操作方法,与我们学习时所学的操作方法,有明显的差别。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

            这道让人犯疑惑的考核题,是当时教员教错了,还是现在教员给写错了?可它,却是出自在同一个教员啊!

            我就这道题,小声询问同桌的学员,他也看出来了。这真是让人莫名其妙……

            这时,卢教官发话了:“大家抄完题目之后,认真核对好。等十分钟后,我们全体出发。”

            坏了,马上就要去野外实地考核了,可这道题让人该如何处置呢,我该不该向卢教官提出来?我的心里很矛盾。

            这时,有人大声说:“报告卢教员,第三道考题我有疑问!”

            大家闻声一齐回头看去,见是坐在最后排的大个子学员史连春。他站在那里向卢教官发问。

            卢教官很严肃地:“第三道题怎么了?你只要按着上面的要求方法去操作就可以了。”

            史连春:“可这道题要求的操作方法,和我们当初学习的操作方法,是截然相反的。如果以当初所学的操作方法为准,现在的这道题就是错误的。”

            卢教官仍严肃地:“史连春同志,你的意思是,是我把题出错了?我可是当了三年的这个科目的教员,怎么可能出错题?!是你故意的吧?”

            史连春:“报告卢教官,我是认真的。当初解答这道题的方法,也是你教的。”说着,史连春把当初学的解题操作方法,一字不落地背诵了一遍。

            他刚一背完,卢教官说:“大家说,史连春背的对不对呀?”

            学 员 们 迟 疑 了 几 秒 钟 后 ,都 异 口 同 声 地 说:“ 对  !”

            “既然大家认为他说对了,那该如何表示呀?”卢教官问道。

            学员们被卢教官问愣了,都面面相觑着……

            “应该鼓掌啊!”卢教官带头鼓起掌来!

            紧接着,卢教官对学员们说,他是有意地把第三道写错的,就是小考一把大家,把当初学到的正确的操作方法,记得扎实不扎实……

            让他高兴的是,他已经观察出大多数学员,在抄到这道题时,都表露出疑惑。但,还是不敢站起来提出自己的质疑。还是史连春“身大力不亏”,敢于挺身而出,向他提出自己看法……

            卢教官这种故露“破绽”的做法,是他为战士负责,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他在授课时,经常讲道:“我们平时训练多流汗,就是避免战时少流血。军事地形学看似简单,在战时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战时不认真、不精准,弄错了野外地形的方向方位,不仅会贻误战机,还会铸成流血牺牲的大错。”

            现今,人们经常用“警钟长鸣”和“防范于未然”等口号,来作为公共安全的警示语。时间久了,就当成老生常谈了,这倒让人产生了习以为常的错觉。反之,我们采用另外的方式,刻意设计一种“突发险情”,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后,那一定会使人刻骨铭心的。

            在现实生活中,你,遇到或经历过,某些善意助人的“破绽”了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留点“破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ba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