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桑骂槐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2-09-30 11:19 被阅读0次

    三十六计第二十六计指桑骂槐,原文是:“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易经地水师卦彖辞有“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之语,原是指师卦九二阳爻居中,上应六五,阳刚居中而有应,故即使行险,也能顺利。指桑骂槐之计引师卦彖辞,应主要是借用“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之语,用在此处,指的是用严格的法令来治军,军队就会顺从。

    所以原文的意思是,为将帅者要慑服部下,可用警示的方法来引导他们。必要时可采用严厉的手段,以使部众顺从。

    第一次粤桂战争,即旧桂系陆荣廷与粤军陈炯明之间的战争,爆发于1920年至1921年间,以陆荣廷失败而告终。当时在旧桂系中任营长的李宗仁所部被陈炯明收编,驻军横县,整军备武,以图再起。

    当李宗仁部进入横县后,沿路看见军民尸体横陈道左,经过调查,得知是粤军过境时,军纪败坏,为当地人民所仇恨,地方民团不断袭击落伍的零星粤军,双方各有死伤,尸横遍野。李宗仁便以粤军尸体为例,告诫全军,务必秋毫无犯,并立下了严格的军纪。

    当时李宗仁部驻横县百合圩,李宗仁派出军风纪律检查队上街巡逻,正好遇到一老太婆与一士兵发生纠纷。原来老太婆丢了衣服,正好士兵手里提着老百姓常用的包袱,她便怀疑是这个士兵偷了她的衣服,要打开检查,两人遂起纠纷。检查队上前劝解,并命令士兵打开包袱,内果有一套便衣,虽是旧衣,但干净整洁,便问老太婆是否是她丢失衣物,老太婆却吞吞吐吐,似乎不敢承认。检查人员见状,就未将衣物交给老太婆,但将这个士兵带到了李宗仁面前,向他报告了事情原委。

    这里引用李宗仁回忆录中的原文:

    我问那士兵:“你为什么偷人家东西?”

    “报告司令”,士兵回答,“这些衣物不是偷来的!”

    “哪里来的呢?”

    “是前天晚上在寨圩的街上捡来的。”

    这时我已决心整饬风纪,拟重办一、二犯法士兵,以儆效尤。所以我说:“不论你的东西是哪里来的,总是民产非法取来的,非法掳掠民财,我要重办你!”

    那士兵闻言,当然发慌,哀泣认错。我说:“认错是不算数的,按军法还是要办。”最后他更哀求说,他是我临桂县两江墟的小同乡,冀求分外宽容。我见他用同乡之谊来请求宽恕,我更要以同乡之名加以重办,庶几大公无私,军威可立。治军之道,原要恩威并济,如今军纪颓废已极,不立威不足以挽颓风,我乃决定牺牲这名士兵,以整饬军纪。

    计划已定,我便命令号兵吹紧急集合号。瞬息之间,全军两千余人已在圩前的方场中集合,围成一四方圈。圈中置一方桌,我遂将犯兵押到桌前,我自己则站在桌上向全军训话。略谓:我军是一有光荣传统的部队,参加护国、护法诸役,俱立有辉煌的战绩,功在民国。今日行军至此,愧未能保国卫民,反而骚扰百姓,殊为我军人之羞。现在这个士兵违反纪律,偷窃民财,人证物证俱在,然渠竟以为是本司令的小同乡,冀图幸免。实属罪无可逭。当按军法议处,就地枪决。嗣后,如有任何违法官兵,干犯纪律,也必按律重办,绝不宽恕云云。语毕,遂命令将该士兵就地枪决。

    这时全军寂静无声,四面围观的民众,也暗自咋舌,赞叹我军军令如山,纪律严明,为历年过往军队所未见。自从这番整顿之后,全军顿形严肃。令行禁止,秋毫无犯。所过之处,军民都彼此相安。

    然而,最后的调查证明,士兵的衣物确是从废墟中捡来的。且未调查清楚前,也仅是有物证无人证,士兵罪不致死。如果那士兵不说他是李宗仁的小同乡,可能李宗仁也不会杀他。为了立威和整饬军纪,这个士兵死得多少有点冤枉。李宗仁说,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使用权术,竟用得如此残酷。数十年来,他每为此事耿耿于怀。

    古来的军队,包括李宗仁的桂军在内的旧军队,其士兵不懂为谁打仗,也没有什么自觉性,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军队的纪律,类似李宗仁这样的带兵之人,就常用像指桑骂槐这样的权术,杀一儆百,以慑服部下,树立自己的威信,从而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只有用政治建军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完全抛弃了存在于旧军队里的这些所谓的御兵之术。人民军队有高度的自觉性,组织性,从而也保证了纪律性,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新型军队,是中国人民最可信赖的子弟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指桑骂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bl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