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閲讀筆記
E書的故事之三

E書的故事之三

作者: 書旅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05:24 被阅读34次

關於電子書籍收藏管理的一點體會

由於自己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從事電腦管理工作,又因對書籍收藏閱讀有癖好,多年來,收藏了幾萬本電子書籍,也對電腦裡頭書籍的編輯管理,嘗試了不少辦法,最近有位親戚來短信詢問,便在這裏做個簡單總結。

互聯網初期,電子書籍比較缺乏,能找到電子書已經挺滿意了,格式什麽,並沒有計較。當時HTML,TXT等格式的E書,收藏很多。但隨身讀書器,如Kindle等,還沒有出世,電子書都在電腦上看。微軟的HTML壓縮文件格式MHT,一本書一個文件,很合我意,便收藏了不少。可惜好景不長,微軟的IE一變,新的操作系統不能認MHT了,不少中文書都要丟掉,那時很痛心。

Kindle橫空出世,Mobi格式的文件大受歡迎,開源格式的E書編輯軟件Calibre,便成為電腦中管理E書的利器。這款軟件方便把Word,TXT等文件,直接轉換成Mobi,和ePub格式,在Kindle和iPad上看E書,隨身攜帶,就方便很多。如要在電腦上看,就用MobiPocket Reader這個已經不再開發,但十分好用的軟件閱讀,當然這個軟件,也可以做E書管理,但我最信得過的,還是Windows裏頭的文件夾,備份也容易。

在美國,因為中文書店幾乎沒有,那中文電子書就是我這種愛看書的人,最基本的要求。書收藏多了,看得多了,逐漸對排版,質量方面挑剔起來。雖然用Kindle和手機,或iPad看Mobi,ePub速度快,流行書籍看得很爽,到了高質量的名著,又碰到錯別字時,就氣不打一處來,好比高級餐館裏點的菜,卻嚼到沙子,實在不能忍受。於是,凡喜愛的書,收藏原版掃描PDF,便是2014後,我的最低要求。這有點兒像心愛的古典專輯,若收藏數碼版,就不會是MP3,而至少是Flac,或Monkey’sAudio這兩種無損壓縮格式。

書籍收藏到幾千接近一萬時,整理,查找的需要就明顯增加。電腦文件夾裏,雜亂無章地堆滿了各種書籍,各樣格式都有,看起來讓人心煩,更不用說查找了。《嗜書癮君子》裏提到的購書狂,買書買到重復,至少還可以原諒,但若重復下載同樣的E書,豈太不浪費時間?

雖然Windows裏的文件夾查找功能不錯,但每次查詢成千上萬的書籍,速度真的很慢。問了幾個在圖書館裏工作的老同學,卻也沒有一致的答案,無奈,只好自己開發一些合適自己口味的編排規則,到了這時,開始後悔當年讀書時,沒有註意圖書館學的基本常識。

凡事邊做邊學,於是先後總結了幾個自己比較滿意的方式,目前還在用的有:

其一,文件夾。電腦裏的書籍,分成書桌,書櫥,書庫三大部分。叫做“書桌”的文件夾,大約放四五十本書籍,當月看,這些書,也用DropBox隨時和手機,iPad與其它電腦同步;叫做“書櫥”的,大約八百到一千本,是兩三年內計劃看或瀏覽的書,內容隨時增減。其余的,就都放在“書庫”文件夾,幾年前大約五六萬本,現在更多了許多,不再去數了。

其二,書名。中文的書籍,尤其是原版PDF,地位優先,書名都按照我習慣的格式,比如:

•寄在信封裏的靈魂-朱生豪書信集(宋清如編.東方1995).pdf

•梁實秋與程季淑:我的父親母親(梁文薔.百花文藝2005).pdf

•拉斯金讀書隨筆(約翰·拉斯金.王青松、匡詠梅、於誌新譯.上海三聯1999).pdf

其三,書籍分類。因為是文科生,我收藏和看的比較多的,是文史哲,社科類的Non-fiction,數理化的書籍不在我的偏好之內(閱讀不平衡,也沒辦法了)在屬於“書櫥”這個範疇的裏,慢慢的編輯成為三十來卷,有空就將那幾萬本裏,找到質量比較好的,如小螞蟻搬家般,放進這裏。這三十來卷的名稱是:

每卷之內,書籍的命名便是如前所說,只是編上了號碼,比如:

這三十多卷之外,我也收藏了基督教屬靈書籍,專門放在另一文件夾,分為九大部分。

我總以為,作為基督徒除了要熟讀聖經,學一點神學很有必要,以開放的心了解世界,總比自以為是,固步自封,又目光短淺,更能欣賞神創造的世界,又能影響周圍的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信仰的自由,自己的閱讀應持續不懈,否則不進則退。一個愛書人散發的魅力,遲早會吸引他人了解真理,對聖經的興趣加增。

隨著書籍的增多,自己涉獵的,喜愛的作者,專門收藏的書,包括全集,就有必要專門分別出來,因為這些書,不用特別編號命名,而是按照作者來分,查詢也很容易。相信隨著自己的閱讀進深,會有更多的屬於自己偏愛的作家,作品,會被放進這些文件夾。

目前外國的作者,收藏在卷200之後,一般有了全集,就可以放進來了:

華人的作者比較多,選那些已經蓋棺定論的,後來也選了一些超過十多本的:

其四,百佳類。有些專門的機構,名家,已經把好的名著通過評比,排行,我就不用自己挑選,而是將它們專門放在一起:此外,歷年來從互聯網上不同地方收集到的合集,幾百,幾千本的,就放在【合集】之下,方便隨時查找,這個合集,就是“書庫”的一部分了。

合集分為打包和解包兩個文件夾,打包者,ZIP, RAR, ISO也,方便備份。解包的文件夾,便可在Windows裏系統查詢。

其五,書札捆。近幾年來,通過網絡雲端(比方微盤,百度雲等)搜索,下載的高質量PDF格式的書籍,沒有時間整理的,便放在【書劄捆】文件夾下,大約每捆100本,內容接近的,放在同一捆中。每個月也收藏幾百本吧。書劄捆裏的書籍,也是“書庫”的另一部分。

最後,有些書是自己逼自己要看的,或看不完至少要瀏覽的,或太好奇一口氣看完的,就放在每天一本的單獨文件夾

–iBook.Daily。之所以每天一本,是源於今年初,遺憾的發現,自己收藏的書,這輩子是無論如何看不完了(其實即使能看完,又能怎樣?人生只能專註過程,而非結果)書海無邊,既然無人能看完,計劃一下,化整為零,從45歲到(hopefully)八十歲,每年365天,每天一書,十年也就三千多本,三四十年下來,也就是一萬多,沒法再多了。學海無涯,只要態度對了,學的好壞,其實並不重要。我從小讀書,考試成績就是二流,重壓之下,真的沒有對學習有什麽好感,四十歲後,才重新找回那自由愉快的享受書籍的時光。

逼自己閱讀,總要有點動力,於是每天看的書,互聯網上,了解一下,讀讀書評,寫寫心得,算是練筆,每本幾句,發在自己的書友圈內,書的封面倒是要收藏的,有如小時侯的集郵。

人生沒有太多癖好,讀書,寫字,研經,音樂,打羽毛球,培小孩子慢慢長大。能堅持得久一點,能專心一點,能交到有相同愛好的朋友,能提供幫助給一些人,算是很滿意了。就此擱筆。

徑幽軒,書旅

2016九月

相关文章

  • E書的故事之三

    關於電子書籍收藏管理的一點體會 由於自己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從事電腦管理工作,又因對書籍收藏閱讀有癖好,多年來,收...

  • E書的故事之一

    【注】本文寫於2013年秋。 今天起,希望花三四次,把近年來書籍收藏,整理,閱讀的心得,做個總結。 我從事IT管理...

  • E書的故事之二

    E書格式的最終定案 電子書籍的格式,在Kindle一統天下之前,有如春秋戰國,群雄割據,各式各樣都有。這情形與數碼...

  • E書的故事之四

    電子書使用小指南 隨著數碼媒體的發展,電子書籍在製作,傳播和消費,閱讀上,都有超過傳統紙質書籍的趨勢。這和數碼音樂...

  • 細水長流的日子之一百五十四(天空的音符與靈動的音樂🎶)

    2020-6-7 美好無處不在 之二 之三(書法的進步)

  • 读书笔记📒

    早晨和往常一樣,起床後在讀書會里讀書。今天讀的是星巴克的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的故事,書名《匠心注入》 這本書從激...

  • 我想帶你去我的小時候之小人書

    前幾日得閑,我偶然間聽到《老梁說故事》裏老梁說到小人書,頓時記起童年許多關於書的趣事來。 小時候愛書,事實上愛書...

  • 《AJ的書店人生》:我們是一部人生作品集

    我在圖書館散步的時候遇到了這本書,從書名就知道這肯定是一本關於書的小說,對於這一類的題材很少有我討厭的故事,所以我...

  • 重症监护室

    這幾天聽了一本書,講的是重症监护室里的故事,是在那個得到APP上面聽到的一本新書。 把這本書的內容分享給大家,重症...

  • 前幾天去圖書舘無意間看到了希區柯克的書,是他的短篇故事集,看了一篇《恩愛夫妻》之後就停不下來。把那本書看完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E書的故事之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cy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