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的负面情绪是自找的
- 错误的奋斗观
如今遍地都是一夜暴富的案例,成功经验泛滥,大多数自媒体在渲染跳出舒适区,呆在舒适区被塑造成堕落的原罪。
三区理论传统上,行之有效的改变分为渐进式的改变和突发式的改变,前者来自于梦想、积极的习惯、内在的渴望,由内而外的,在舒适区内的改变。习惯决定命运
后者是站在挑战区的努力,在失败中学习,会感到压力但不会被压垮。第三种改变,就是目前自媒体渲染的站在恐慌区的改变,不成功便成仁,但这种激进的方式往往导致压力下的溃败,带来习得性无助。舒适区外的改变是有安全边界的。
- 错误的努力方式
体力劳动者只需要把事情做对的能力,而知识工作者的努力必须卓有成效,需要持续做正确事情的能力。但即使这样,产出还是不可控的。因此,需要更多地关注我们能控制的事情(影响圈),而不是关注自己不可控的事。
在能力圈内努力- 错误的时间管理
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总是很焦虑,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时间少,事情多,就是典型的时间稀缺,稀缺会激发我们的稀缺心态,导致不能有效做事。对于时间稀缺的人,要做的事务好像不太熟练的杂耍运动员手中抛出去的球,他们不仅要手忙脚乱的接住要掉下来的求,还要紧盯着空中的球。即使表明风平浪静,内心却是风起云涌,不得安宁。
-
从短期来看,要做好规划和整理,用GTD原理收集头脑中的所有事情。
-
从长期来看,要构建“余闲”,即持续的“空余”,把重要的事情规范化管理,并且持续去做。
刻意调节负面情绪
- 元情绪能力训练
- 爬行脑 (基本生命功能)
- 哺乳脑 (边缘情绪系统)
- 思考脑 (理性思考)
尽可能激活理性脑
提升理性的自我意识(元情绪),让理性大脑回归,对情绪保持觉察。
- 准确地识别情绪
- 意识到情绪的发生
写反思日记,向内探索,分析和察觉自己的情绪
及时反馈,记录自己的情绪失控,以及为什么失控
结合呼吸的瑜伽语音冥想,提升自我意识和对情绪的觉察力
- 刻意调节的方法
- 刻意运动
- 刻意社交
- 刻意书写
- 刻意高兴
- 刻意清单
调节焦虑情绪
-
焦虑进化设计:促使大脑寻找解决方法
-
对焦虑反应的偏见:敌人还是战友
-
现代人的焦虑:不确定性
-
底线思维:平心静气地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