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品《天龙八部》,很让人感慨。“天龙”就是众生皆苦的意思。剧中每个主要角色都活成了自己不想活成的样子。乔峰一心想要本长于大宋,胸有报国之志,驱除鞑虏之心,可到头来发现自己竟是契丹人;段誉本想浪迹江湖,可最后还是被捆绑在大理皇位上;虚竹一心向佛,是个佛系青年,本想做个小和尚,结果却成了灵鹫宫和逍遥派的掌门人;庄聚贤本是风度翩翩地富家公子,却因执着于伶俐狠毒的阿紫而身败名裂;慕容复执着于皇位,最后痴人成疯。
从原生家庭教育的角度看,这些人的命运最让我感到痛惜的是慕容复。
慕容家“家教”甚严,比如慕容博9岁时用金刚指完败已经成名的黄眉僧,但因为没把对大家方打死,就被母亲责骂、惩罚。
这就好比现在,读三年级的孩子考试打了99分,仍旧被家长罚跪、罚不能吃晚饭。慕容复每天的时间都被上课、作业、奥数班、学而思排的满满的。他不能玩,有喜怒哀乐,不能有兴趣爱好,不能有朋友。
慕容复在学业上倒也争气,年少成名,相当于考个了江苏省市的状元,他的才气在南方颇有名望。
通过他身边的侍者阿朱、阿碧、包不同等正直善良的品性可以看出,慕容本性也不坏。翩翩少年又顶着姑苏慕容的旗号,倒也是值得交往的人。只是从小培养的复国梦越发遥不可及,性格和心态才会崩坏。
其父慕容博一肚子阴谋诡计又诈死,临死前还让他复兴大燕,而且还立下家训,为了复兴大燕国,父兄可弑,子弟可杀。他母亲强势又苛刻。在这种家庭氛围下,是个正常人都会扭曲掉。
历史上企图颠覆和平,引发乱世,类似安禄山史思明之流的野心家从来都是不值得同情的。为了复兴大燕这个不切实际的目的,他一天都没做过自己。
他从小就很听从父亲的命令,将父亲的遗嘱当做至高指令,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他只是慕容博夫妇思想下的傀儡。
这就好比一个认真好学的孩子,天天被父亲灌输一定要考上清华北大,不仅如此,还一定要当国家主席,否则你就是垃圾废物,家族败类,等等。
不切实际的宇宙级大目标压垮了慕容复,摧毁了他的人生,让他变成了一个疯子。
如果没有复国痴梦,慕容复只是江南文武双全的翩翩公子,会早早地跟王语嫣结婚生子,会是个事业爱情双收的世家优秀青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