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小说的意识流 (II)

作者: 稷山云 | 来源:发表于2019-04-21 14:37 被阅读65次
照片来自网络

《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第十三章 《淹没在意识流中》第二部分

意识流这种写作方式,对于读者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对故事情节情有独钟的读者,读起来简直就是受罪。很多时候,读完之后,还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所以,读意识流的作品,对读者的要求有些过高。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是作者和读者之间所进行的一场智力游戏,“它和‘浅易’或‘深奥’无关,而是和在这场交易的双方参与者要达到什么互动目的有关。”

其实,这只是一种叙事法则,一种叙事的方式。将叙事的注意力集中在意识上,“所有的表达都是任意的,是虚构的。作者想要借此突破视角的局限性,实现某种表达的渴望,”不管这渴望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洞察,还是愉快的阅读经验“。也许从这个角度来看这种叙事方式,就不会被它的名字吓住。被当作另一种文学特性来欣赏,就不会带有不必要的负担。毕竟意识这种东西,总是带有哲学色彩,任何带有哲学色彩的物品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严肃性,而阅读小说本是轻松身心的事情。

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视意识流的理性力量,因为知道它的理论基础,对于写作者,希望接受智力挑战的读者,都有好处。

这股力量主要来自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著作。“他建立了关于精神、记忆和对时间的主观体验的理论,给予小说家可以去充分探索意识的空间。” 精神、记忆和时间的主观体验,在写作中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如果理解以下的几个新的概念,也许对理解有帮助。

"新"小说实验的中心,是记忆。区分为“意愿记忆”和“非意愿记忆”, 用来区分理性和感性的记忆。后者是小说家可以发挥用场的记忆,因为它们很难控制。

然后,就是“延绵”或者“持续时间”,人类主观上体验到的时间,是爱因斯坦用来解释相对论的时间。这就是小说家在柏格森那里,从哲学那里获得了对于意识和时间进行描述的灵感,通过改变他们叙事的方法,增加人物的思想空间的透明度,希望读者可以更加接近他们作品中的人物。

就如乔伊斯,就如伍尔夫。伍尔夫持久地关注着一件事:人物之间在心理和语言层面的联系应该到哪个程度。所以在他的作品里,不断地尝试这种方法,使网状的思维立体起来。

上面的这些,还是太抽象,那么我们可以自己尝试体会一下。如果此时的我们寻一处安静的场所,闭上双眼,看看自己的思绪是如何在脑海里飘来荡去的?比如,“噢,我的会员费还没有付,过期就麻烦了。为什么小家伙还没回来,我的那份卷饼可是健康的标志。明天要交的文章,还停留在第三段,下面的四段,还不知道该如何展开。”看看,在我闭上双眼,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就有这么多的想法掠过大脑。将这些想法记录下来,就是一位身兼数职的职业妇女的生活写照。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领会到作者叙事方式的妙处,如品尝香醇的咖啡般,让甘苦,让香气在味蕾上留下痕迹,那么他日便可自己烧制一杯,随时饮用。

【无戒学堂】小说的意识流 (I)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戒学堂】小说的意识流 (II)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jl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