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课堂
【余声余韵】余老师《水调歌头》教学板块与思路

【余声余韵】余老师《水调歌头》教学板块与思路

作者: 伊水芳草苑 | 来源:发表于2019-12-08 07:31 被阅读0次

余老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学习方法:自读自讲,朗读体味,趣味欣赏

第一板块:自读自讲

背景知识

1.苏轼(读)

2.《水调歌头》写作背景(再读)

3.水调歌头,词牌名,九十五个字,长调

青天,今夕是何年,乘,弄,恨,长,向,婵娟,(自读自讲,互读互讲)

师读原文,生读译文(PPT),逐句进行

做笔记:上片问天,抒发奇想;下片怀人,感念人生;“咏月怀人”之作,“中秋词”里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

第二板块:朗读体味——情

1.情在节奏中

明月/几时有?

2.情在疏密中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3.情在起伏中

二三,二四节奏

朗读要领

1.处理好全文的二三节奏、二四节奏(读)

问——青——天,是——何——年,在——人——间,古——难——全

2.注意读好二三节奏中“三”里面的短暂停顿

(前响后轻,语重情长)

3.为了抒情的需要,最后一句可读两次。前响后轻,语重情长

第三板块:趣味欣赏——有

静读,品析

例:词人醉酒骋思、情思浪漫。词中有“我欲乘风归去”的痴想……

趣味欣赏1

有一个意味深长的“醉”字

欢情醉意

醉而清醒

趣味欣赏2

有一个引发情思的“月”字

絵月成景

由月生情

以月明理

托月寄意

意味深长,情味厚重

教学小结

这首词通篇咏月,却处处关和人事。上片借明月自欲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意境深远,韵味深长,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余声余韵】余老师《水调歌头》教学板块与思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jy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