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重温《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很多人一直用自己的思维定式去思考解决问题,那么是很难改变人生的。例如说工作了十年,就是一年工作经验用了十年而已。所以,要有思维转换的技能,换一种角度考虑问题。
一、每个人成长是分阶段的,前三个习惯: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第一让人从依赖型人格到独立型人格。
1.积极主动: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从刺激到行动之间,还有空间可以自主选择。
比如“我爸这样我就这样”“是我妈让我选的这个不喜欢的专业”、
因不喜欢老师而不喜欢学习,是很多孩子出现过的事儿。这些都是把责任推给了别人,事实上,无论再不好的境遇,应该明白都没有人逼迫自己干啥,永远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再就是做影响圈里的事,而不做关注圈的事。
2.以终为始
首先明确目的地,才知道选择什么路线。在生活中,目标可以变,但一定要有目标。
人生应该像船的灯塔一样,以原则为中心,有毅力的个人使命和价值观,引导人生不偏离方向。
3.要事第一
去推进去重要的事,做重要不紧急的事
再就是懂得授权,将手头的事分配给他人。从一般的指令型授权,到责任型授权(明白目的,达成共识,知道怎么做)。
比如我说孩子,去把卷子改了。改为,昨天那个题错了,我们的目标是搞明白学会,你先自己思考下,不会我和你一起想办法。就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二、明白了前三项习惯,就有了独立人格,然后继续精进进入下一阶段互赖人格。
4.双赢思维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人产生联系。
明白:人和人之间是有情感账户的,不要说朋友之间,就是亲子之间,也有情感账户。有进有出才平衡,只出不进就枯竭了。
比如:抚养孩子前三年吃好喝好就行了,账户中存了很多钱,大点以后孩子不懂事,父母就各种数落,甚至打骂,几年以后就会觉得亲子关系很不好,互相不爱了,原因就是情感账户枯竭了。
达成共赢的基础是互相信任。不能共赢就好聚好散,买卖不成仁义在。
5.知彼解己
意思是说沟通时,少说多听。
理想的方式是移情式地聆听(产生共情),与之对立的是自传式地回应。
例:孩子说:我就不写作业。
错误的回应:不写作业怎么行,人家都写你不写。我让你写就得写。
正确的回应:我知道你打怵写作业是嘛,我也不想写。数学题做的慢是吧!……可能更能令孩子不排斥。
6.统合综效
意思是接受差异,调动创意。比如,当别人观点不一样的时候,可以说,我觉得你这样想有你自己的道理。你看我们商量下还可以怎么做。
以上六个习惯,学习,实践,坚持,我们就有了互赖人格。
三、不断更新
人要在智力(多读书等)、身体(健身,注重饮食)社会/情感(多交朋友,社交)、精神(提升认知,行成自己的价值观)几方面不断更新,我们人生是一个螺旋式成长的过程,愿我们每个人通过这本书都遇见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