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曾国藩这个名字,大家或多或少听过一些他的事迹,但所知应该不够详尽,这样说吧,在晚清时代,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中兴四大名臣”且位居首位。他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他“曾文正”。一个人取得这么大成就,第一印象他一定是富二代或者官二代,他却恰恰相反,虽然家境殷实却算不上富二代,官二代就更是无稽之谈了,他父亲年年参与科举,直到不惑之年依然连秀才都没考上。
曾国藩画像想必他遗传到了他父亲的愚钝,年幼时的他连续六次考取秀才也都是名落孙山,其中一次自己的文章还被考官“悬牌批责”——在放榜处挂出他的文章来让全省考生对这种文理不通的反面典型引以为戒。这样的打击,我想但凡是个好面子的人,都会顶不住压力,放弃科考以此逃避乡邻的耻笑,但他却没有,每次看完放榜,便默默回去拾起书本继续埋头苦读。天赋不够,勤奋来凑,兴许老天爷也看到了他的努力,在他第七次参加秀才考试时终于榜上有名了,接下来他的仕途之路犹如开挂一般,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科举考试年少的曾国藩与众多年轻人一样,也会被外界所诱惑,初到京城翰林院的他,并不是就沉下心来做学问,相反,他懒散好色,虚度光阴,喜欢看美人也就罢了,甚至于他还喜欢到街市上看犯人被砍头处决,实在很难想象这么奇怪的爱好居然会出现在一个被后世称为“半圣”的人身上。
晚清街市罪犯砍头在友人的批评下,他开始自我反思,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粗鄙,当时处于而立之年的他下定决心要改掉身上的众多缺点,开始“学做圣人”。改变总是痛苦的,几次三番他都差点坚持不下去,一开始他是通过写日记来监督自己的言行举止,慢慢的,自我监督开始不起效,他又通过与友人、与家人的书信交流来监督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他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证明了人意志力所能达到的高度,也证明了平凡人成就不平凡人生的可行性。
曾国藩日记如果他仅仅是在做学问和做官方面取得成就,那倒也称不上“半个圣人”,时势造英雄,为了抗击太平天国,他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活,建立了湘军,哪怕平乱过程中屡战屡败,他也毫不气馁,屡败屡战。自古君王多猜忌,他的忠心耿耿并没有获得咸丰的认可,反而迎来打压和猜忌,在多方压力下,曾国藩并没有放弃,最终镇压太平天国,同时他开始着手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李鸿章。他的故事讲到了这里,如果就此结束对他来说是最好的结局,奈何“天津教案”这件事再次为曾国藩的一生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曾国藩成立湘军天津教案发生后,晚清朝廷命曾国藩处理此事,身边的好友都劝阻他不要插手此事,晚年的曾国藩并没有因爱惜羽毛进行推诿,毅然决然地接手这块烫手的山芋。经过慎重考虑,他做出了向洋人妥协低头的决定,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审时度势的他对案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不过在当时的民众看来,处理结果“偏袒”洋人的曾国藩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卖国贼”,在当时舆论压力下引咎自责的曾国藩,将此案件收尾工作交给了学生李鸿章,在一年后便与世长辞了。
天津教案判决现场将儒家理学身体力行的曾国藩,毕生最大的信仰和追求可以用“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来概括,他一心想拯救腐败衰落的大清,造福黎民百姓,奈何这不是一己之力所能实现的。即便明知不可为,他依然遵从本心,犹如逐日的夸父、填海的精卫、补天的女娲,用一生来捍卫、守护自己珍视的文化和信仰,他死在了补天填海的路上。曾国藩以极低的起点,通过自身的努力达成极高的成就,用自己的人生书写了一个落第书生到晚清“第一名臣”的神话,在人类精神征途上树立了一座令人肃然起敬的丰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