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作者: 姗姗心语 | 来源:发表于2019-07-05 23:25 被阅读0次

          今天上午高益民教授就自己在日本的生活经历,给我们用对比的方式上了一堂关于日本教育的课。在这之前我已经看过《在日本国立小学的365天》这本书,里面就是在讲关于日本的学校教育。这次高教授就自己的生活经历,讲解的更加详细,让我对日本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

          当高教授讲到日本有关于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的有关法律的时候,我的内心格外激动,这和我们学校所倡导的“每个孩子都是珍贵的存在”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艾瑞德提倡每个生命都是美丽的不同,日本提倡不让每一个孩子掉队,魏书生先生又说“从最后一名孩子教起”,这三种不同意思的表达,却在传递者同样的信息。 如果用对比的思想来理解日本的教育,我听到很大的一个不同是在于日本对孩子独立能力与社会能力的一个锻炼。日本学校强制日本孩子上学的地点家离学校的距离不能超过4公里,每个孩子上学放学的路上也都要是步行,而且不允许家长接送。日本孩子在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孩子们相互配合完成的,例如午餐有孩子们推午餐车,盛饭,自己处理牛奶盒,孩子们完成洗碗等等,每个老师都有让孩子独自做事情的意识,老师们也会给每个孩子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每年的运动会和学艺会都是全员参加,没有例外,处处体现不忘任何一个人掉队的宗旨。高教授给我们举了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位刚到25岁年轻教师的公开课,来了很多老师和领导们听课,当老师提问问题的时候,有个小女孩举手了,老师就提问了小女孩。然而当小女孩站起来后许久却什么也没有说,时间和空间都是那样静寂,老师和其他的孩子也没有任何表达,许久后,小女孩开始哭起来而且是一边哭一边在表达自己的看法。此时的老师只是在表达“好的”“我明白你的想法了”以后,老师和其他孩子都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开始讲课。

          高教授对这样的一幕内心充满了疑问,下课后就来问老师,刚刚发生了什么事情,女孩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表情。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这个孩子一直都在公众面前发言恐惧,之前我主动给孩子发言机会的时候,发现女孩都会很紧张,老师和其他孩子们都知道这个问题,最后我和孩子就约定,她不想发言我们就不提问,她要是想发言举手的时候就要给女孩机会。我也不知道女孩今天会举手,当我看到女孩举手的时候,虽然提前就知道她会发言的不好,但是没有想太多还是想把机会留给她。即便是这节课因为这会不精彩,但是对于孩子自己却是一个突破,一次成长。”听完这个故事,内心感受太多,我为老师能有这样的勇气内心佩服,为老师能有这样的教育情怀而感动,更加感受到老师的教育智慧:给予孩子爱与等待,静待花开,真正的放慢教育,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任何一个学校的口号都是响亮,有意义的,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这一点,艾瑞德和日本教育都在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等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tu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