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凉,天微光,燃脂归来。闲下来就会忍不住翻看经典画册,相比其它的木雕佛像、被色彩不同的陶瓷所吸引。
随意翻看是要付出思考代价的,清醒的大脑浮现一堆好奇。
今日之问:红色为什么这么红?为什么是这样的红?红的区别在于什么?
朝代不同为所画之儿童为何相似?颜色之差在于何?
BGM:《我在故宫修文物》
看着那两位儒雅的大叔一扇扇门地推着,喊着“走你儿”拉开今日份。相对纪录版的聚事,电影版散于事,聚于人,人文气息更重,从人的性子磨入。如同机缘巧合,从鉴宝家赠予这批画册,磨磨性子。
清嘉庆 粉彩“百子闹春”图长颈瓶这样式的花瓶,在广东人家算常见,尤其100元店清仓时标配。看着这图册,虽为翻拍且在打灯下出图,快速翻看时被吸引着眼球的是那份笑意、那份颜色的淡浓。
感受那份笑意,笑抵眼意物承载了人的意识,从这瓶感受到儿时的纯真,笑抵眼意。说不清这七彩如何形容来好,联想到《我和我的祖国》里最美的三画面之一,冬冬。
戏里冬冬不断穿过小窗,不断调整天线,童年的我似乎回来相伴,也许现在的我会问她:Hey,你干嘛不找好东西做重力点,干嘛挂猪肉啊这么笨。
《我和我的祖国》冬冬格物,以自身来观物,用人的品格来要求物。看着瓶子,思绪飞到难得的童趣。
细品,嘉庆至孝,粉彩立件绘制节日喜庆、祈福延寿的吉祥如意题材,呈现出太上皇时期的色釉缤纷官司窑风格代表之作。
找找,可以看到舞龙、戏狮、弄象、击鼓、燃鞭、掌灯、持嘉禾、抱三戟等千姿百态的童真,勿论那鱼灯如何的丑。
之前在顺德省亲,纳闷他们自制的鱼灯怎么这么的难看,当下就明白了,人还是得多走走、多转转,当年的念头只不过是因为眼界限制,若深挖定能感受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顺德每年上元节/中秋节坚持手扎的灯笼款式话说回来,行家观察的可能是这长颈瓶值钱的部分,三行六字篆书款、嘉庆年代、保存完整等等,按册中所说,这宝贝最早出现是在乾隆年间R.L.Hobson撰写的《中国陶瓷》,之后在世家里自1860代代相传,31.5CM的高度保守估值700,000-800,000
细看笑容、动作均无一相同再翻了下资料,没看出与同一年代的这款天蓝釉如意耳水丞的价值差异,它估值是180,000-220,000。
清嘉庆 天蓝釉如意耳水丞静心的假期,挖了更大的坑去格物,动念所想的问题还没有答案,交给时间,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