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封神》剧组发了很多新的物料,又让我回忆起之前看到的电影《封神》。
对于这样一个被无数人讲了无数遍的故事,如何讲,谁来讲都是一间很重要的事情。
现在看来,演员讲述的故事还是很符合的。
之前了解过姬发这个“武王伐纣”主要发起人,电视机总是渲染他的英雄事迹。我没看过书籍《封神演义》,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在我的印象里,姬发一直被塑造成一个真正的拯救苍生的英雄人物。
妲己是好是坏尚且存在争议,但是他似乎作为这个故事的主角,并没有什么争议。
而且就因为他是主角,被强大的主角光环环绕,反而被人忽视掉作为一个人类,他也有最基本的情感。
有人说道,这个《封神》故事是姜子牙为了安慰姬发讲述的故事,周公解梦也是因为姬发失去了无数亲人和朋友夜夜无法安眠。
所以我觉得电影《封神》讲述得还可以,他把每个人,包括配角的心理活动都描述得很好,他们的痛苦,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对于事情的一些看法和转变都刻画的很细腻。
里面的人物变得不再那么“遥远”,变成了活生生的“人”,让我们作为普通观众可以瞬间共情。
共情对于观看任何东西都是必要的,对于妲己的争议就是观众对于一个在乱世中身不由己的弱势女子的共情。
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是可以共情。
但是这个“情”每个人的理解也不一样,就在这些不同中反复讨论、辨别,人物的理解才会更加全面。
例如,《封神》中的苏妲己,一直以狐妖魅惑纣王为祸苍生的形象出现,在这部电影中,狐妖变成了一个为了报恩帮助纣王称王的形象。
她不再是一个“祸害”,纣王也不是一个轻易就被蛊惑的人。这也是电影对于狐妖的“共情”和解读。
真实的历史究竟如何,只有去看历史书了。但是作为一个故事,我觉得电影《封神》的解读还是有点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