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老越“妖”的徐老怪新片上映,从小看着《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等电影长大的我自知欠了他太多电影票未还,理应赶去看看,更何况还是一直都很喜欢的《神探狄仁杰》系列的第三部。
不过这部《四大天王》的视效虽然精才绝艳,但剧情上还是差些火候,相比两部前作,尤其是第一部《通天帝国》,推理部分越来越稀薄无力,再看“神探”二字就略显尴尬了些。
其实今年好的推理电影续作还是有的,年初的《唐人街探案2》和韩国电影《侦探2·回归》都很好地延续了之前的风格,推理情节智商在线,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看得人大呼过瘾。
个人比较喜欢推理题材的作品,其实相比于推理影视剧,推理小说就更加抓人,因为用文字描绘的作品往往更细腻、精确、周密,而且读者完全可以自由发挥去按自己的理解想象文中提到的人和事。看推理小说那种酣畅又刺激的阅读体验极为奇特,把自己置身故事之中,化身福尔摩斯或者波洛,完全用大脑构建场景去参加一场智力角逐,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刻,实在难以自拔。这其中有惊悚、有懊恼、有得意、有悲伤,甚至还有一丝危险,但推理小说那种独一无二的互动性就是让人阅读上瘾,根本停不下来。之前畅销世界的《忒修斯之船》,作者J·J·亚伯拉罕就是把这种强烈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发挥到了极致。
2.
我看推理读物的时间算来也有十年之久了。最早在大学时代,那时候自己能做主的时间多,把之前就心仪的《名侦探柯南》漫画系统的看了一遍。其实相比真正的推理名作,“柯南”只能算是入门级,不过它吸引我的地方并不在此。就像金庸的《神雕侠侣》是穿着武侠外衣的爱情小说一样,我一直觉得《名侦探柯南》就是一部用侦探情节作幌子的爱情童话,和破案的剧情相比,其实我更喜欢看里面那些青梅竹马、引而不发、含苞待放又娇羞欲滴的爱情故事。
后来为了过英语四六级,班里有段时间特别流行英文原版书,美其名曰“看小说学英语”。我就随着大流,饶有兴致地啃了几本《福尔摩斯探案集》,基本都是边查字典边看的,对书中缜密的设计、严谨的叙述和绵长的铺陈欣赏不已,从此成了夏洛克的迷弟,还专门跑去看了盖·里奇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电影,彼时的小罗伯特·唐尼尚未大火,“盛世美颜”的裘德·洛却有些小秃了。工作以后,有个被称为“卷福”的男人,披着现代版福尔摩斯的外衣走进荧屏,那种高冷且神经质的侦探范儿,又是另一种精致的体验。
其实还有一种推理作品过去一直被我忽视,那就是古龙的武侠小说。新派武侠三位宗师,梁羽生最传统,他的作品也最古典,金庸的作品多受西洋悲喜剧之浸润,而古龙的作品则总有模仿东洋推理小说之痕迹。不信你看,古龙笔下最受欢迎的人物楚留香和陆小凤,其实他们的真实身份就是江湖上的名侦探,小说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查案推理的侦缉游戏,从妙僧无花到蝙蝠公子,从木道人到宫九,没有“楚香帅”和“陆小鸡”的层层剥茧、以身犯险,哪会在世人面前揭开他们的真实面目呢。就连古龙先生自己也说,他的这些作品就是设计好的一个个奇案迷局,再倒着推回来完成了故事的创作。
3.
世界推理文学界有所谓“三大宗师”之说,即英伦“爵士”柯南·道尔、“阿婆”阿加莎·克里斯蒂和日本的松本清张。
柯南·道尔是典型的英国绅士,文笔耐心严谨、娓娓道来,他笔下的福尔摩斯勇敢坚毅、聪慧机变,而且极为真实和接地气,比如他很注重实地调查,在《巴斯克维尔猎犬》的篇章里就隐在“华生”身后,认真做起了调查研究工作。“阿婆”是出了名的匠心独具,老太太写出来的故事总是出人意料,《无人生还》当年看得我惊呼天人,读大学时,她的《尼罗河上的惨案》可是我们逻辑课上必看的经典案例,去年再度翻拍的《东方列车谋杀案》也很好地还原了原作的神髓。如果说英国推理小说注重人心和人性的刻画,那么日本的推理小说则更关心社会的积弊,反映社会的阴暗面,松本清张就是开一代先河者。他被称为社会派推理小说的鼻祖,作品像镜子一样,照映出日本社会的现状,引人深思,后来东野圭吾的很多创作就明显受其影响。
因为这些杰出人物的努力,让推理小说登上了文学创作的大雅之堂,我印象中英国和日本文坛都有写推理小说的传统,君不见,J·K·罗琳在完成《哈利·波特》后,就悠哉闲哉的开始了《科莫兰·斯特莱克推理系列》的写作了。
4.
读好的推理小说要一鼓作气,不能停,也停不下来。推理小说适合在耗时稍久的飞机和火车上读,你会发现时间一下子过快了许多,有一回我从无锡坐高铁去北京,一本东野圭吾的《嫌疑人X的献身》刚好看完。推理小说也适合周末在家休息时读,在时光静谧中,开启一段冒险之旅,实在是很好的放松方式,不过睡前可不能读,那种欲罢不能、意犹未尽的感觉绝对会影响睡眠。不过推理小说一定要在阳光明媚的时节读,你想,凡有推理必定有人命、有案子,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阴暗和怨苦,没有阳光护体,读完的感觉该是多么悲伤嗟叹。
读了这么多推理小说,一直给作者牵着鼻子走,阖书掩卷时总是不免多想,世事波诡云谲,人心纷繁复杂,设计周密精巧,有时候,真相就真的只有一个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