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有两个人得到过“仙人”的评价:一个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一个是宋代大词人苏东坡。苏东坡被称为“坡仙”,因为他的文章、诗词、书法都非常好。古人说他有“逸怀浩气”。而李白则被称为“谪仙”,是从天上被贬到人间的一个仙人。
所以,如果说世上真有天才的话,那么这个天才就是李白。杜甫称赞李白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的诗里头有一种天才的想象和飞扬的气势,很是神奇,令人惊叹。但那只是李白的一面。李白还有另外的一面:纤细、柔美,很能够体会女性的感情。
例如他的一首《玉阶怨》,清新、柔软、含蓄、唯美,很好地表现了李白的另一面。这首绝美小诗,美醉了千年时光,读懂后却让人孤独地想落泪。让我们走近它: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是一个乐府旧题,内容都是写贵族女子或宫中女子的哀怨。古人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古代的女子,她一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都在于找到一个“悦己者”。她们没有机会发展自己,不能够自己完成自己。她们一生所依靠的,只有男子的爱情。
而所谓“玉阶”,是玉石的台阶。普通百姓的院子里当然不会有玉阶,它一定是在贵族的庭院或皇宫内院。生活在这里的女子虽然不愁衣食却很不自由。她们永远处于被男子选择抛弃的地位,很多人一生都在等待。因此,她们的哀怨也就成了诗人们常写的题材。
李白的这首《玉阶怨》写得很精彩,把相思怀念的现实情事提升了,产生了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意境,十分微妙,十分美好。他虽然描写的是女子的怨情,但是在怨情之外,却给了读者更加高远的联想,使读者的内心也为之感动。而这就是李太白此诗之所以好的缘故。
在这首小诗里,诗人描写了很多形象,有“玉阶”,有“白露”,有“水精帘”,有“玲珑”的“秋月”,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晶莹、寒冷、皎洁的特质。于是,所有这些形象结合成了一个整体的背景,形成了一种晶莹的、寒冷的、皎洁的意境,十分美丽。
首联“玉阶生白露”的“生”字用得极好。倘若改为“有”字,就笨了。“生”是生长、增加的意思,是说台阶上的露水越来越浓重了。而这白露的增长意味着什么?第一是寒冷的加重,第二是时间的流逝,第三是由此而来的怨情的加深。而这个“生”字,就生发出下一句的“久”字。
这女子为什么不进去,为什么在玉阶上站这么久?因为她有所期待。“夜久侵罗袜”,是露水湿透了女子的罗袜。李商隐说:“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端居》)一个用“敌”,一个用“侵”,在抵抗外界寒冷的同时也就是在抵抗内心的孤独寒冷。
那么,她用什么来抵抗寒夜呢?只有“罗袜”。然而,单薄罗袜如何能“敌”?对此,五代著名词人冯延巳在其词作《抛球乐》中曾说:“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罗衣,虽然贵重,却如此单薄,如此脆弱,怎么能抵抗得住秋夜寒冷的侵袭呢?
那么,既然如此寒冷,你回去睡觉就是了,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这么久,任凭露水的侵袭呢?这就表现了一种品格,一种不肯放弃的忠贞和期待。这其实就是李白诗歌为后人称道的一个重要原因:他的诗不仅美,而且还写出了一种美好向上的品质,极具感染力。
其后,“却下水精帘”一句中,放下帘子是一种暗示,暗示期待的落空。这本来是忧伤的、悲愁的、寂寞的,可是李白却用了“水晶帘”三个字来形容。水晶的品质是皎洁的、晶莹的,又是坚硬的。也就是说,同样写相思和寂寞,但李白在传达感情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品质。
其后,“玲珑望秋月”是说:我就透过水晶帘去望那秋天的月亮。“玲珑”两个字都是玉字边,是形容那种中间刻穿的一种玉的饰物玲拢剔透的样子;“秋月”,是最皎洁、明亮的月。中国诗人常把望月和怀人放在一起,如张九龄《望月怀远》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所以,你看,李白这首诗从始至终虽然没有一个“思”字,但表达的全都是“思君”的怨情。其中,这个“望”字也有多层的意思,首先是眼中所望,然后是心中所望。在望而不得的时候,自然会产生一种怨情,这怨情就叫做“怨望”。
此外,“望”与“秋月”相结合,就使所思念的对象产生了一种升华,使人感到他是那么光明,那么皎洁,那么高远,那么美好。这里边,就有了一种象征的意味,使人产生一种对光明皎洁的向往。如此,你会觉得世界上应该有一种更美好的东西值得人们去追求。而这就是古诗词所独有的魅力。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注: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