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很多人吐槽诟病“某某后”的随性而为。认为他们眼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甚至不顾他人。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不难发现,我们推崇的“某大师”“某高人”好像也是随性而为的个中好手。因此,我们不由反思,同样是“随性而为”,咋差距那么大呢?
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太难理解的,也不是什么深奥的问题。简单来说就一句话,两者虽然都是“随性而为”,但是随的“性”不一样,所以最终“为”的结果也就被人评价的有天壤之别了。
我们先来看看“某某后”的随性而为。他们随的什么性?随的是个性。如今,个性张扬,突出个性无可厚非,但是个性张扬突出个性的前提是尊重别人,在一定共性的基础上的。也就是我常说的,在强调“我”的时候,要记得“我”是“我们”中的一员。因此,世界是由“我”+“我们”组成的。
那么“某某大师”“某某高人”的随性而为又是随的什么性呢?他们随的是共性。他们虽然自成一派,自成一家,但是他们的一派之为,一家之言是在掌握共性后提出的,且这些行为,言论也是融合在共同规律之中的。也就是说,他们做到了“身在其中不在其中”的境界。
其实,个性与共性,随性而为如果非要排列出个层次来,也许用那句禅语再合适不过了。“个性”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共性”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随性而为”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同样是“随性而为”,咋差距那么大呢?
网友评论